27.现在能阻止以后会发生的不好事情吗 27(2 / 2)

她有些不敢置信:“蓁蓁,你的意思是,朱大帅以后会……会用这些糟粕?”

“何止会用啊,他还会推广,还会鼓励……”

马蓁蓁又叹一口气,将小脑袋埋进亲娘的怀里,“娘啊,都在应天,都是夫人,你认不认得马夫人啊?可不可以与她说说?”

“这寡妇再嫁,才是真正的顺应天理……尤其是战乱时期,人口又不算多,适龄的女子就、就该鼓励嫁人啊!”马蓁蓁嘀咕道。

“蓁蓁,你与娘好好说说,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马氏双手按住女儿的肩膀,让她坐好,又正正看着她的眼睛认真说道。

察觉到马氏的情绪,马蓁蓁犹豫了一下,也正了神色:“娘可知,元朝以前的女子,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不等马氏回答,马蓁蓁继续说道,“娘大约不知,什么叫收继婚制?”

“娘不知,你与娘好好说说。”马氏肃正道。

马蓁蓁便娓娓道来。

宋朝时,女儿也可以参与分家,虽然只有儿子的一半,但是因为另外有嫁妆填补,其实相当于差不多。

对女子来说,嫁妆便是自己永远的私产,在南宋时用于经商或者水运更是常见。

不管成婚前后,女子出门、游玩、甚至与男子厮混在一起打马球都实属正常。

而生育的孩子,不管男女,若是和离或者守寡归家,亦可以带走。

但是从程颐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开始,到朱熹的女婿黄榦提出对寡妇的三项要求,要求寡妇抵制改嫁一直守节,二是寡妇应该留在夫家侍奉公婆,三是放弃个人财产的支配,嫁妆与夫家共享。

好在南宋时期教育普及,士人集团兴盛,此种言论并未被采纳。

而北方的蒙古却在此时崛起了。

身为游牧民族,他们采取一夫多妻制不算,还有收继婚制,也就是父死儿继,兄死弟继。

这继承的,不仅是财产和地位,还有女人。

原本就是逐水草而栖居的民族,嫁出去的女儿,或许这辈子都再见不到了。

所以嫁女儿的家庭会收取高额的彩礼,而对于南方来说,花大笔钱娶来的老婆,就像是直接买断的劳动力一般,便是守寡了也合该继续在男方家中发光发热(继续生孩子)。

元朝建立初期,这般的女性地位,竟然意外的与激进的程朱理学不谋而合。

再加上元朝关于婚姻和继承法规的修改,让女子的地位越发低下,逐渐的,竟成为了男子的附属。

为了服兵役和徭役,一个家中必须得有男丁才算是一户,女户再不得见,甚至收继婚都在元朝的强硬压制下合法起来。

作为寡妇,不想被小叔子收继,唯一能做的就是守节。而若要改嫁,那可真是奇耻大辱!

“……若这种情况下,再对守节大加褒奖,甚至算是家族荣耀,那母亲想想,寡妇会如何?”

“活着便是抱着那牌坊孤独一世,死了……”

马蓁蓁嘲讽的咧咧嘴,“死了更好,死了的,那叫贞洁烈妇。”

随着马蓁蓁的叙述,马氏的身体开始轻微的颤抖起来。

半晌,她甚至忍不住的干呕一声,怒声道:“还褒奖?我看谁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