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知臣者,陛下也 7(1 / 2)

“唉。”

“陛下自进寺以后,一直是眉头紧锁,唉声连叹,想来心中必是有烦忧之事尚未寻得解缘之法。”

“所谓心之一字,乃灵台方寸,斜月三星,灵台缺火,斜月反背,三星缺一,自然是方寸大乱,心中难以舒畅啊。”

步行之间,听到为首在前的武则天连声叹气,一旁的主持也是以佛法之道做出解释。

只是这其中的玄妙之言,却是听得陪同在侧的武三思和虎敬辉一脸的懵然之色,显然是听不太懂主持言语之中的门道。

但即便未曾明会主持言语之中的深层之意,武三思也听懂了表面的意思。

这些日子以来,武则天确实是心事重重,从突厥使团被杀以后,脸上永远都是眉头紧锁,不怎么和人言语。

昨日前去禀报朝政之事,武三思便被皇帝骂了个狗血淋头,无地自容。

虽然表面上恭恭敬敬,承认自己的问题,心里却是极为不爽。

他武三思文武双全,可谓不世之材,怎么经常被皇帝训的像是一无是处一般?

说到底,根本就不是自己的问题。

便是已经被杀的狄仁杰回朝,皇帝也少不了挑他的刺。

想到狄仁杰,武三思便觉乐上心头。

这个死老头,一心想着扶持太宗血脉,处处与自己作对。

若不是皇帝认可他的能力,武三思早就想将其除而后快。

如今狄仁杰身死,太子失去了最为有力的支持者,这对于他而言可谓是大喜事一件。

至于什么突厥使团被杀,土窑失火,又与他有什么关系呢?

“主持所言差异。”

“陛下天子之尊,主乾坤于掌上,理万民于治下,这是何等的圣明,岂会方寸大乱。”

“主持此言谬矣。”

主持听到武三思的训斥,也是低头作礼。

“是老僧失言了。”

无心去理会武三思的奉承之言,此时武则天脑海之中都在回想刚才主持所说的话。

武则天何等心思细腻,已然是觉察出了主持话里有话。

停下脚步,武则天转过身来看向主持。

“灵台起火,斜月反背,三星缺一,是个狄字。”

“主持此番话语,不是没有深意的吧。”

“回陛下,老僧只是随便说说,并没有什么深意,倒是陛下心有所思吧。”

“境由心生,一切都在方寸之间纳。”

听到主持之言,武则天若有所思,眼神望向寺内,环顾一周之后停留在了观音阁上。

“这观音阁的门为什么上锁?”

这圆觉寺是自己进香常来之地,记忆中以前也从来没有锁上过。

“老僧不敢妄言。”

“恕你无罪。”

听闻此言,主持方才抬起头,略微压低声音之后言道:

“院内有一奇人名曰立帝货,称自己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

“老僧怕其在外狂言妄语惹出祸端,于是将其锁在院中。”

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

听到这句话,武则天微微一怔。

“竟有这样的人?”

“朕倒是想见见他。”

“这......”

住持面露难色,迟疑片刻之后说道:

“若是此人得罪了陛下,老僧万死难辞其罪啊。”

武则天闻言一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