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全聚德3(1 / 2)

人家是高中文凭,在机修厂干过技术员,明天去轧钢厂入职,有个在一商局工作的舅舅。自身出手大方,行事规矩,知书达理,是个不错的年轻人。

王刚也在易中海那边听说了一些轧钢厂和四合院的信息。

红星轧钢厂在东直门外,距离四合院大概4公里,走路去得将近一小时。厂子很大,有5000左右的员工,下设生产车间、技术科、采购科、食堂、运输科、保卫科等部门。

四合院在东城区的东锣鼓巷里,院子是四进的四合院,总共住着20户,100来人,是附近最大的院子。胡同口就是南锣鼓巷供销社,往西走是交道口供销社,配套设施很便利。

剧中的人物大部分都在,前院的三大爷阎埠贵一家,中院的一大爷易中海一家、秦淮茹一家、何家兄妹,后院的二大爷刘海中一家、许大茂一家、聋老太太。

因为现在是1958年,距离原剧情开始还有7、8年,因此贾张氏的好大儿贾东旭还没有被挂在墙上,秦淮茹的两个女儿还没有出生,于莉、于海棠、娄晓娥、秦京茹等嫁进来的小媳妇们也还没有出现。

在王刚的刻意引导下,酒量不太行的易中海喝的有些飘飘然,拉着王刚的手把他知道的四合院里的事都给一股脑说了出来,王刚这便借此机会深刻了解了一下四合院里住户的基本情况。

据易中海的描述,总的来说四合院的氛围还是挺好的。邻里之间总免不了一些小摩擦,但大多也都是在情理之中,三个管事大爷日常负责调解邻里之间的矛盾,处理的也是挺好。毕竟大家都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邻里之间也愿意互相帮衬,在三个管事大爷的带领下,四合院已经连续两年荣获街道颁发的“优秀四合院”荣誉称号。

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两人吃饱喝足,拿起刚才买的日用品往四合院走去。

5月初,京城初夏的气温也是不低,两人轮番上阵,走走停停,拿着包袱花了一个多钟头才从从前门走到南锣鼓巷。

“这是南锣鼓巷供销社,平时买点副食品日用品什么的可以来这边,离四合院很近。前门那边虽然说种类多些,但是多少还是有些远。”

易中海走到一片树荫下,放下手中的暖水瓶,拿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指着胡同口的一家门店说道。

王刚抬头看去,见到面前有一家三间房大小的店面,门头上写着“国营南锣鼓巷供销社”几个红色大字,此时正是中午午饭过后,店里没有什么人,王刚对易中海说:“一大爷,您稍等我一会,我进去买点瓜子糖果什么的,一会您领我去拜访邻居的时候,我可不能空着手去啊!”

“是不能空手去,你去买吧,包袱给我。”

易中海对王刚这种大气懂礼貌的性格很是满意,笑着接过王刚手中的包袱。

穿过胡同,王刚推门而入,入眼是一排玻璃柜,里面有一些副食品,中间是柜台,柜台后面是一排货架,上面摆放着日用品。

“您好,请问瓜子糖果怎么卖啊?”

柜台后面是个趴在那里打盹的大妈,听到有顾客询问,被打扰了午休的大妈十分不悦,打着哈欠抱怨道:“想买什么自己找啊,没见正休息着呢,怎么没一点眼力价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