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寸步难行(1 / 2)

  杨班主一听,顿感亲切,连笑容都真诚了许多:“原来令尊与令堂曾与岭南还有这等渊源,失敬,失敬!说起岭南啊,就不得不提崔知府六年前在岭南建立的云山书院。岭南文风不盛,鲜有大儒传道解惑,读书人上进无门,多有蹉跎。直到六年前,崔知府在岭南建立了书院,有识之士云集,岭南文风始盛,哪怕是乡野之间也有求经问学之人,如今已经蔚然成风。为了纪念崔知府,云山书院以雕像记之,小公子日后若是去岭南的云山书院,可以看到山门前的书院呢……”

  杨班主一边说话,一边观察这位小公子的相貌。他才刚见过崔知府,对其相貌印象深刻,而这位小公子的相貌与崔知府有六成相似,其身份已经呼之欲出了。

  他投其所好,特地讲了崔知府在岭南的各种流传事迹,小公子果然听得聚精会神,时不时追问,双眼璀璨生光,神情骄傲自豪,就差骄傲地表露身份了。

  杨班主暗暗发笑,哪怕是贵人家的小孩,小孩儿脾性也是一样的。

  有关崔知府的轶事讲了许久,杨班主知道的都被掏空了,那小公子才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心情大好地夸他:“杨班主谈吐文雅,听起来像是有识之士,一点儿也不像是行商表演的路岐人呢。明州府距离岭南甚远,杨班主怎么想到来明州府呢”

  “小公子过誉了,小人不过是略识几个字罢了,不敢当有识之士。”杨班主道:“杨家乃醒狮名家,小人志向把南狮发扬光大,近年来一路北上,路经明州府,听闻崔知府在此任官,便前来绕路前来参拜,我等一身技艺侥幸被府衙看中,才有今日的渊源。”

  崔执端更加敬佩:“杨班主胸有丘壑,日后必将有一番作为。”

  杨班主并没有觉得一个六岁大小的小孩儿说这样的话有什么违和,这等诗书传家的世家子弟,见识和学问并非寻常百姓能够比拟,得其认可,他心里还非常高兴呢。

  攀附上了交情,崔执端这才厚着脸皮向杨班主讨教舞狮之技——这年头的手艺人轻易不会给外人传授吃饭的手艺,所以他开口时多多少少有些不好意思。

  若是寻常人相问,杨班主可能还会犹豫一二,但若是这位疑似崔知府家的小公子,就没有多大的顾虑了。

  他们不过是小孩子见着新鲜的事物好奇罢了,以他们的身份,总不能偷学了他的手艺去江湖卖艺了去。

  于是他有问必答,亲自带着三位小公子去观摩醒狮,仔细给他们讲解舞狮的表演方法,比如说让狮头眼睛、嘴巴开合的各种小机关,都带他们亲自上手了。

  宁康好奇心重,不满足于动手操作狮头,还拉着崔执端两人一起钻进去狮头狮尾表演,可惜他们个子太小压根儿撑不住偌大的狮子,不类狮子,倒像是一只小猫咪了。

  杨班主等人看得暗暗发笑,但为了维护小公子们的面子,都非常持重地忍住了。

  崔执明心中侥幸,还好他身为大哥给弟弟们谦让,不然闹笑话的就是他了。

  然而崔执端和宁康过足了瘾儿,一点儿也不觉得尴尬,从狮身出来后依旧兴致勃勃,甚至问杨班主有没有小一些的醒狮,他们想买回家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