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奇货可居980(2 / 2)

  崔维桢被说服了,在养孩子这件事上他并不是很有经验,想必蓁儿也咨询过宁老先生了,于是他便不做多问了。

  没过多久,崔执端他们就散学了。

  三个小子都来福禧院拜见长辈,崔执端兴冲冲地与长辈们分享起在书院的学习和生活。

  他还问道:“娘,听说您要举办蹴鞠杯了是吗书院的师兄托我向您打探口风,如若是真的,他们准备筹建蹴鞠队参赛呢。”

  要举办蹴鞠杯这事儿是叶蓁蓁那日慰问坠墙患者时透露的,当时在场的人有不少,消息会流露出去,她一点儿也不稀奇。

  这本就是她故意为之,趁着热度把蹴鞠杯给炒了起来。

  她笑着看了崔维桢一眼:“此事就得问你爹爹了,蹴鞠杯比赛虽然是我提出来的,但详细的赛制和流程都交给府衙负责的。”

  最近医馆即将改建竣工,叶蓁蓁忙着医馆的事情,没有那么多精力操心蹴鞠杯一事,索性上次拉赞助时李户书全程参与,他已经完全消化这种合作模式,根本不用担心蹴鞠杯办不了。

  更有甚者,崔维桢想要兴修水利的银钱也有下落了。

  提起此事,崔维桢的心情就变好了起来,连脸上都带上了笑容:“不错,府衙会在三日后出告示,可以让你的师兄们留意告示,早日做准备。”

  关于蹴鞠杯的具体章程,是崔维桢今日才与杨同知、李户书等人确定下来的,至于招商一事,无需他们放出风声,上回在蹴鞠赛中尝到甜头的商户们已经主动送上银钱,压根儿不需要担心银钱不够的问题。

  崔维桢虽然不是商人,但也知道奇货可居的道理。

  这回的商人们想要获取资格可不容易,上回的蹴鞠赛冠名是哪家的银两出得多哪家就有资格,现在就不一样了。

  现在这些商户不仅需要赞助的银两多,还要愿意给府衙的水利工程捐赠银两才行。

  当然,官府也不会光拿银子不给好处,崔维桢放出话来,只要捐赠银两的人都可以在府志留名,他还会亲自作序以碑文记之。

  此话一出,原本有几分不情愿的商户或者是富豪乡绅纷纷慷慨解囊,他们有些人对蹴鞠杯的冠名广告不在意,但是能够上府志和碑文这种事可是在意的不得不了。

  府志是什么那是一府志书,只要没有损毁或者遗失,这本府志是可以流传千秋万代的,能够留名青史的大好事,他们怎么能不心动呢。

  哪怕是后世子孙与人谈起来,说到自家先祖曾经为当地水利出过力,还在府志上留过名,这也是极其有面子的事情。

  更别说崔知府亲自著写的碑文了,众所周知,崔知府是一名文采斐然的大文豪,他所作诗赋广受欢迎,街头巷尾的弹唱中总能出现知府的诗作,若是他再著碑文,岂能籍籍无名<hr>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