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高风亮节(1 / 2)

  在商讨的过程中,戴山长不仅决定了学生去府衙学习,还让学生下去各县村帮助农民收割粮食,这个任务算是真正地劳其体肤了。

  学生们自诩读书人,往日甚少插手农桑,这次却是师命难为,不得不与田间的汉子一般黄朝黄土背朝天,几番劳作下来差点让他们去了半条命。

  但是实习的效果是好的。他们不仅了解了农耕的艰难,更是从百姓的口中得知他们的生活的不易,这些民生疾苦就在身边,他们亲眼所看、亲耳所听,比往日在书中所得更加深刻,也更加理解那些家国天下的道理。

  至于那些在府学实习的学生们又是一番不同的体验。他们只知读书能够考取功名做官,但是具体怎么做一名好官,如何协调好上下的关系,如何让工作效率最大化等等,这些都是没有人教导。

  他们将来若是取得功名为政一方,当的也是父母官,再不济也是二把手,那些小吏们的活计自然没有让他们沾手的余地,于是也无从知道小吏们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生态,更不会知道这些人甚至能够无声无息地给顶头上司使绊子……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初出茅庐的学生们大开眼界,也更加理解了官场的生态和文化,同时也拷问了他们读书入世的初心。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在如今人员冗杂,货币货的时节里,只有不断地精进自己,才能成为帝王需要的人。

  第1058章 高风亮节

  鹿鸣书院的学生对于明州府衙来说无疑是一个生力军,他们学识丰富,是来府衙干活而不是抢饭碗的,所以大大小小的官吏对于他们的到来非常欢迎,平日里在一些工作中还会主动提点一番。

  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经历让学生们受益匪浅,算不上是脱胎换骨的变化,但也日渐成熟起来。

  戴山长看到这个变化,喜在心头,当即挥笔写了一首诗赋寄给各地的好友——崔知府愿意给他学生精进的机会,他自然要投桃报李,给知府扬一扬名。

  鹿鸣书院这边风风火火,有人就坐不住了。

  这日崔维桢迟迟不回来用膳,问了才知晓他在前书房待客,叶蓁蓁好奇地过去看了一眼,正好府学学正孔舒从书房出来,板着一张脸,也不知是好是坏。

  他看到叶蓁蓁,明显愣了一下,然后才作揖行礼,叶蓁蓁和气地摆了摆手:“孔学正不必多礼,原来维桢的贵客是孔学正,孔学正难得登门,何不在府上用个便饭”

  孔舒这在知道宁国夫人在此出现的原因。

  “多谢夫人好意,孔某贸然拜访,多有失礼,不敢再麻烦夫人与知府。”

  崔维桢听到声音走了出来,孔舒又向他行了礼,再一次告辞了。

  墨砚送客出门,叶蓁蓁这才问崔维桢:“孔学正登门所谓何事”

  崔维桢牵着她的手往回走,他的心情还不错,故意逗她:“蓁儿不妨猜猜看”

  于是叶蓁蓁就猜:“此前他请你去府学讲学,你已经去过了,应该不是为了此事而来。难道是与鹿鸣书院有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