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离奇发展(1 / 2)

  这些话昨儿个就已经嘱咐过一遍,叶蓁蓁担心崔维桢贫瘠得可怜的厨艺搞不定这些,可谓是叮咛再叮咛,就怕他饿着了。

  崔维桢含笑听着,直到时间差不多了,才催她回去:“放心吧,我都记着了,外边冷得很,你快些回去吧。”

  叶蓁蓁只好让墨砚把煤炉子和铁格子交给旁边的差役,三步一回头地回去了。

  待挂着景宁伯府的马车渐行渐远,崔维桢才领着食盒转身入了贡院,作为同考官,他的东西自然不用检查,直接到了考官办公所在的衡鉴堂。

  差役小心翼翼地把崔侍郎的东西放下来,作揖道:“崔侍郎,您若没甚吩咐,小人就先行告退了。”

  “辛苦了。”

  崔维桢拿出一块角银子打了赏,把手上的食盒放下,才去差房集合。

  会试的考卷已经押送过来,全部用密封袋装着,等到大家都来得差不多了,白翰林才把今年会试的规则与诸位同僚解释一番。

  听闻这次会试要用“糊名制”和“誊抄制”,众人神色不一,刑部侍郎赵宏瑞皱着眉头问道:“怎么这次突然改了规制既然用了糊名制,‘通榜贴’岂不是没有了用处此事牵扯甚大,士子们知情后怕是要闹事。”

  大周的科举制度还不是十分完善,及第者不仅仅取决于考试卷面分,还会根据举子在社会上的名望制作“帮贴”,又称“通榜贴”,以供主考官参考。

  有些时候在考试之前都开始内定及第者人选,这也是上京赶考的举人为何如此迫切地给社会名流、达官贵人和文坛巨擘投卷的缘故,因为通榜上的名单,是依照这些人的评价制定的。

  如今采取了“糊名制”,“通榜贴”上的名单就没有了用处,这触动的是朝中权贵的利益,毕竟不少名单上的士子都是他们暗中拉拢的人才呢。

  这招“糊名制”,打得一群人猝不及防啊。

  白翰林神色淡淡:“陛下定下的金科玉律,哪个敢闹事”

  赵宏瑞抿了抿唇,没再多言。

  白翰林没理会他们心中是何等想法,把今日的考卷密封袋取出来,依次传递下去,待他们检查密封完好无误之后,才率先在密封袋上签字画押。

  崔维桢等人签字画押完毕,白翰林才拆卷,以两人为一组负责发放考卷。

  贡院一共有八个考区,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为区分,今年的考生并不多,只占了六个考区,每一组考官负责相邻的两个考区。

  崔维桢与刑部侍郎赵宏瑞一组。

  赵宏瑞脸上挂着假笑:“景宁伯,请吧。”

  崔维桢对他的态度并不在意,赵宏瑞是礼部尚书风堇卿的连襟,向来与风尚书马首是瞻,这种阴阳怪气的态度是正常的。

  对于这种人,无视就是最大的羞辱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