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独木难支(1 / 2)

  对话大多如下——

  “来者何人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家中几许人收入几何”

  “……小人家中有九人,上有年迈的祖父母和父母,下有三口稚子,长者身体素来不好,常年吃药,只靠小人与内人打零工为生,每月统共三贯钱的收入。家贫无以为继,听闻宁国夫人愿意救贫济困,故前来申请,还望老爷通融。”

  里正看向左边的年轻人,年轻人翻着户籍册数,核对了来者信息,朝里正点了点头,许里正点头,对右边的年轻人说道:“记名。”

  年轻人运笔如风,迅速把来者的户籍信息、申请理由记下来,许里正看了看,确保无误之后,便对那申请人说道:“你先回去等待结果,等到永善堂的监察核查无误后,再通知你前来领取善牌。”

  来人排了这么久的队,早已经知道流程,若是被记名,得到善牌的几率已经是九成了,他欣喜若狂,竟是噗通一下跪了下来:“多谢老爷,多谢老爷。”

  第651章 独木难支

  许里正这些天经常被街坊邻居们下跪,都已经习惯了,但今日不同,今日有景宁伯和宁国夫人在,眼下这位街坊口口声声都在感谢他,难保那两位贵人不会有什么想法。

  为了不落下个独占功劳的恶名,他连忙道:“本里正只是依规办事而已,你若要感谢,就感谢陛下和宁国夫人的恩德吧。”

  那人懵懵懂懂,被周围人提点了一番才知晓,原来方才跟随里正一同进来的那对男女乃大名鼎鼎的景宁伯和宁国夫人,顿时又惊又喜,激动得就要再次下跪。

  叶蓁蓁连忙让人把他拦住,才免了一场跪礼——在古代这么久,唯一不习惯的就是跪礼了,她既不喜欢给人下跪,更不喜欢被人给她下跪。

  好在大周不像后世的大清那般等级森严,除了大朝拜和祭祀,官员和命妇在一般的场合都不需要下跪,不然叶蓁蓁得抑郁。

  申请依旧在继续,就如王二麻子所言,不少家庭不错的人也抱着撞大运的心思前来申请,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和降低了工作效率,叶蓁蓁见里正他们忙个不停,不由皱起了眉头。

  崔维桢同样看出了问题所在,询问里正:“可曾把申请条件对百姓们广而告之”

  里正未曾察觉其中有什么问题,老老实实地回答:“未曾,大家口耳相传,得知陛下的旨意后,自发来找鄙人申请的。”

  难怪了。

  崔维桢作为“传媒”大师,是操控舆论的高手,更别说这种广告策划了,当场就给里正提了个建议:“拟好符合申请条件的各类要求,命专人广而告之,不合要求者,不许申请,违者罚之。”

  许里正眼前一亮,但又沉吟了起来:“只怕有老实憨厚的街坊听不懂要求,明明符合要求,却担心被罚,因此错失了良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