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大义灭亲(1 / 2)

  有权力做决定的,只有崔世宏。

  只是,崔世宏会答应吗

  崔世宏从队列出来,不疾不徐地说道:“启禀陛下,我清he崔氏立族已经有上百年之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立德立行,在民间颇有口碑。收留流民乃有史以来的传统与善举。熙元三年,洪水泛滥,百姓死伤无数,数万人流离失所,有民变之患,以崔、王、卢、李、郑五姓为首的世家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接济流民,收为佃户,不仅解决了民变之患,亦活了无数百姓。

  太宗因此赞誉,世家乃国之栋梁、立国之石也。上百年下来,当年的流民在各世家所辖地安居落户,子生孙,孙又生子,早已落地生根,与原居百姓无异,何来返籍之说陛下,若让他们返籍,世家则元气大伤,分崩离析也!当年五姓世族为大周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如今远居乡野,不理朝政,还请陛下您能体谅则个,莫让我等心寒吶!”

  其他世家所属也纷纷出列,冲着宣武帝稽首,齐声高呼:“陛下,莫让我等心寒吶!”

  御座上的宣武帝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当年太宗起事,粮草兵器不足,多仪仗世家之功,因而立国后世家实力大涨,大周国力微弱,立国不稳,对世家多有仪仗,因而以安抚为主。

  经过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和休养生息,大周已经国力强盛,羽翼丰满,世家贪得无厌的扩张已经侵犯了朝廷的利益,只有进行打压和削弱,才是大周延续的根本,否则又会重蹈前朝灭亡的覆辙。

  如今崔世宏的一番话义正言辞,把世家扩张势力的行为美化成济世的仁德,冠冕堂皇,最后还把皇帝至于忘恩负义、不仁不义之地。

  如果宣武帝真的要求他们遣返流民,那他就成了数典忘祖的不仁义之辈了!

  朝廷的气氛顿时变得紧绷又可怕,所有人都能看得出皇帝的震怒,但又不愿意出头惹一身骚,全都保持缄默态度。

  就在这时,一直稳如泰山崔维桢终于有了动静,他出列启奏:“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周所有的土地和百姓都在您的圣明管辖之下,俯首贴臣。微臣承蒙皇恩,愿意为陛下排忧解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然自古忠孝两难全,微臣个人志向与家族利益背离,左右为难,今日肯定陛下做主,替微臣分宗!”

  三叔公也紧跟而上:“微臣乃崔氏三十二代嫡系之属,也请愿分宗,自此与崔侍郎合为一宗,尊其为族长,请陛下应允!”

  他从袖子中掏出一本奏折递给殿中宦官,由宦官呈现给宣武帝,上头写着崔家嫡系支脉和各房想要分宗的请愿,一看就是提前准备好的。

  崔世宏脸色瞬间变得异常难看,突然意识过来,他上当了!

  三叔一开始的请旨不过是声东击西,等到他跳了出来,才和崔维桢挑明真正的目的,料定他在落了陛下一次面子后,绝对不敢在分宗一事上,再次违抗皇帝的旨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