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炊烟袅袅(1 / 2)

  石知府为人非常谨慎,崔维桢和两位将军暗中打探了这么久,都没抓到他和黑衣劫匪勾结的蛛丝马迹,如若不是黑衣人的实力和存在实在不合常理,大家都快相信他是清白的了。

  叶蓁蓁突然想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提供线索的乡亲还在我们这里,那边人如何得知维桢的具体消息,抢我们一步去找人呢”

  观砚不由露出了笑意:“夫人您有所不知,我们选人也是有考量的,那位提供线索的乡亲是青云府的名人,至少石知府是认识他的,前儿不久他才因为儿子不孝告了儿子一状,这则逸闻至今还在茶楼酒馆里流传呢。”

  看来是她多虑了,维桢等人谋划多时,肯定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好了,她喝醉了酒脑子也不清楚,就不必废这个脑力去思考了。

  叶蓁蓁放下心来,道:“走吧,去通知钱捕头他们一声,该启程了。”

  虽然他们这队人马只是装装样子,去的也不是设伏的地点,但叶蓁蓁心里抱着些许希望,如果能遇到崔维桢,就再好不过了。

  第411章 炊烟袅袅

  叶蓁蓁的愿望注定落空了。

  崔维桢能同意她跟着队伍上山,就说明这一路上不会遇到什么危险,换而言之,她遇到崔维桢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叶蓁蓁也知道希望渺茫,一路上仔细辨认各种痕迹,可惜她不是福尔摩斯,无法从蛛丝马迹中剥丝抽茧,推测出可能的发展,只能认命地拖着疲惫的身体,跟着向导走向崔维桢所谓的落脚点。

  在来时叶蓁蓁有过无数设想,万万没想到会是眼前这副景象——

  山间的小路安静偏僻,泥土地上留有不少新旧脚印,路面上最明显的是一行非常杂乱的脚步,脚印很大,印迹还带着泥土的湿度,看起来也就这一两刻钟的样子,应该是石知府和黑衣人那群先行者。

  叶蓁蓁还不知崔维桢的具体安排,见此非常焦急,不顾身体的疲惫快步朝居所走去,脑海里已经浮现出各种血流成河或者刀戟相向的景象,然而眼前的平静让她有片刻的呆滞。

  安静。

  这里实在是太安静了,除了山间偶尔的鸟叫声,几乎再也没有其他不和谐的声响,这里安静得几乎称得上祥和,木屋的烟囱上,甚至还有阵阵炊烟袅袅升起,不像是经过拼杀的战场,反而像是世外桃源。

  叶蓁蓁僵硬的脑袋许久才慢慢转动起来,不可思议地想,这个屋子里怎么会有人是崔维桢吗这显然很不合理。难道是另有他人

  还未等她想出个所以然来,那扇紧闭的门扉忽然被人从里头打开,走出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公子来,此人相貌堂堂,气度不凡,看到门外的陌生人时一点儿也不惊讶,还主动地问了句:“你们也是来找崔维桢的”

  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