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割地赔款(1 / 2)

  桂兰婶想都没想,直接回答道,“多亏老爷大发慈悲买了奴婢一家三口,奴婢才能活命。主家的恩情,奴婢就算是做牛做马都无以为报,怎么能在主家有需要的时候离开呢。老夫人,夫人,奴婢这一家子,这辈子都是崔家的奴才。”

  下人自然是用熟不用生,桂兰婶一家子已经了解崔家的规矩,最是省心不过,若是到京城再另买下人,终究是有几分不方便的。

  叶蓁蓁松了口气,等他们下去的时候,才与崔大娘说道,“娘,还是你高明,全都给你猜着了,我还以为答应归还卖身契后,桂兰婶会选择自由身呢。”

  是的,在此之前两人曾商量过,以叶蓁蓁个人来说,自然是自由更可贵,但崔大娘却持反对意见,认为洪家一家子都会留下来,最后证明,是她对了。

  崔大娘是这么解释的,“宰相门前三品官,咱们家的情况洪家母子最清楚不过了,再加上桢哥儿前程可期,无论是谁都不会放弃前途远大的主家。当一名有头有脸的下人,可比当一名普通老百姓都强。”

  这些都是她的经验之谈,殊不知各大世家有头有脸的管事,家产比临西县的乡绅土豪还要丰富,没靠山的官员看到他们都要礼遇三分,这样的体面,哪里是寻常百姓能有的。

  虽是如此,叶蓁蓁还是不能理解,“但他们是奴籍,日后世世代代子子孙孙是奴隶,还不能科举,这样值得吗我看知远一直没有放弃学习,看来还是有上进心的。”

  “这点你又看不清了吧。”

  以叶蓁蓁的身世背景,不懂这些弯弯道道是正常的,崔大娘也耐心地教她,“你只见桂兰婶知恩图报,忠厚老实,是个尽职尽忠的好下人,却不知这些下人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咱们一家都心善,现在都能给他们赎身,等到知远那孩子读有所成,还能拦着他不成知远跟在桢哥儿身边,学到的知识可不是一般的夫子能教导的,白来的老师,为什么要舍弃呢”

  叶蓁蓁恍然大悟,突然意识到,崔家一家子兴许就她最傻最天真了,别看崔大娘不怎么管事,内里却是有大智慧的人。

  说来也是,作为太、原王氏嫡支嫡女,家世身份高贵,养尊处优、精心培育出来的贵女,岂会是空有美貌的草包呢

  叶蓁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非常虚心地向崔大娘请教。

  崔大娘自然乐意调教儿媳妇,毕竟等去了京城,人情往来不比临西县这种小地方,叶蓁蓁作为当家夫人,不仅要内能掌家御下,还要外能交际结友,才能更好地在鱼龙混杂的京城立足。

  若是大家族,都是从小培养女儿这些手段的,叶蓁蓁虽然聪慧,也不能一蹴而就,崔大娘只能挑重点传授。

  比如说将来进入进城后有可能打交道的人家,家里有什么人,各自喜好是什么,与哪家结怨,与自家是什么关系,该以什么态度交往……等等不一而足。

  即便叶蓁蓁记忆好,这一通记忆下来也有些消化不良,崔大娘倒也理解,还安慰她说道:“等你去了京城,见着了人就知道该怎么办了。慢慢来,别着急,我当初也是这么过来的。”

  于是她放缓了教导节奏,叶蓁蓁多多少少松了口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