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家庭小聚(1 / 2)

  徐子钦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摇头否决了,“我的学问还不扎实,为了保险起见,还是等三年再考吧。”

  他的顾虑是有来由的。

  进士科取士分进士和同进士,若是考不好就会被列入同进士名单,这样的身份是伴随一生,在官场作为上是远远不及正经进士。

  正如俗话所言,替如夫人洗脚,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和同进士是正室和妾室的区别,既然能当正室,谁又想当妾室呢

  大家对此表示理解,齐齐像崔维桢看去,“维桢明年会下场吧”

  崔维桢点头,他已经耽搁了太多的时间,已经不愿再等了。

  张远觉得以他的实力,明年下场肯定会金榜题名的,但他还是提醒了声,“维桢,子钦,举人是有资格进国子监读书的,你们不妨早些进京城,托关系找资格,进入国子监多学些知识,到时候会试也能有更多的把握。”

  徐子钦若有所思,一时拿不定主意,毕竟上京费用昂贵,他一家子人都在临西县,进京游学还需慎重。

  崔维桢早就做好了进京的准备,现在乡试结果出来,自然没有留在临阳府的必要,不过如此一来,就得委屈叶蓁蓁了。

  “我有什么好委屈的”

  叶蓁蓁不解地问道,“你是说我娘家吗这倒是问题,不过爹娘身体健康,无需我特别照顾,日后有时间再回来探亲就是了。”

  她还未深切地感受到古代交通困难,只当是出去外边上大学,压根儿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嫁鸡随鸡,还从未有过出嫁的女儿因为娘家和丈夫分居的,不管怎么样,叶蓁蓁总是要和崔维桢一起离开。

  两人在路上商量各种细节,一回到别院就迎上喜气洋洋的崔大娘,礼官已经来报过喜,左邻右舍都围过来蹭喜气,叶蓁蓁连忙玉秀和桂兰婶早就准备好的铜钱分给前来道喜的人,又是一番热闹。

  一整天都是闹哄哄的,一茬又一茬的人前来贺喜,崔维桢忙得不行,等到晚上好不容易空闲下来,还得给京城的王学政、族里的六叔等人写信报喜,一直到深夜才睡下。

  第二天,便是谢师宴。

  崔维桢作为解元备受关注,主考官对他的诗赋大加赞赏,在宴会上想收他为徒,问了才知道他早有师承,还是同僚的得意弟子,不得不遗憾作罢。

  他们在府城又逗留了几日,应付完该有的应酬后,终于启程回家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