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赔礼道歉(1 / 2)

  “就像你不追问我的秘密一样,我也愿意尊重你。”

  往事显然痛苦无奈,她不愿他因为回忆再经历一次。

  兴许是独守往事太久,崔维桢有了倾诉的欲望,竟是与她一一道来,“正如你所闻,我出身清河崔氏……”

  经过历代皇权集中,世家势力有所削弱,但五姓七望依旧在社会中享有极大声望,他们固守世家骄傲,自诩高人一等,几乎不与外姓联姻,更不屑于入朝为官。

  崔维桢亡父崔世昌,却是个例。他出身不凡,乃崔氏族长嫡次子,又兼之才华横溢,有经天纬地之才,名动天下。

  他及冠后与世家女与王氏成亲,开始科举考试,连中三元,入朝为官。他被当今赏识,连连破格提拔,不过而立之年,就已经是正三品的礼部尚书。

  三十多岁的礼部尚书,自从开朝以来,未曾有过的。

  崔世昌成为陛下宠臣,与家族有了矛盾。

  世家势力日渐削弱,弟子困囿,保守派坚决固守往日容光,不愿向朝廷妥协,但也有开明派主张子弟入世,施展抱负,他们觉得陛下重用崔世昌,原本就是招揽世家的信号。

  这两派争吵不休,各有主张,内部日渐崩裂,实力更加不如往日。

  崔世昌嫡兄崔世宏,是保守派代表,对亲弟不满许久,待父亲亡故,族中推举族长,超过半数人放弃他这位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反去支持崔世昌当族长时,他的不满一时堆积到顶峰。

  他做了所有争权夺利的人都会做的事,暗害了崔世昌,并且赶尽杀绝,污蔑弟媳与下人有染,驱赶亲弟未亡人和幼子出族。王氏族长也是保守派之一,为了自身利益,并未替女儿撑腰,这件事便成为世家之间,心照不宣的丑事。

  崔大娘和崔维桢,正是故事中被驱逐的王氏和幼子。

  对于叶蓁蓁来说,只是个老套狗血的故事,但于亲历者而言,是山崩地裂的变故和难以抹去的悲痛。

  如果变故没有发生,崔维桢还是身份尊贵的尚书之子,他出身世家,父亲有身居高位,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可以选择当一个走马章台的贵公子,或是子承父志,为官做宰。

  不管哪一项,都是一片坦途,而不是像现在这般,隐姓埋名,忍辱负重,最后还要被亡父生下下属之子侮辱。

  从天之骄子跌落凡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这极大的落差。

  但崔维桢做到了,他韬光养晦,收敛了傲气与锋芒,耕读不辍,从童生和秀才,意图再现亡父的青云之路。

  他眼中燃烧着能够摧毁一切的烈焰,锋芒毕露,面容因此而坚毅铮然,“只等我位极人臣,昔日谋害我父命,欺辱我生母的人,一个都不会放过!”

  崔家是庞然大物,崔维桢一人之力显然难以撼动,也只有入朝为官,借助朝廷之力才能摧毁。

  这也是崔维桢刻苦精读的原因之一。

  未及弱冠的年龄,却背负如此沉重的深仇血恨,难怪他是比同龄人成熟稳重。

  叶蓁蓁心疼、难过,恨不能早点认识他,陪他度过早几年最黑暗无助的日子,现在只能抱住他,给他最真挚的安慰和鼓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