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两姓之好(1 / 2)

  “大嫂,一家人别说这个,我那几块地有你和大哥打理,我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怪罪。现在明显是有人存心报复,今天我便回村里,给咱们讨个说法。”

  别看叶三勇浑,在某些时候,这样的性子就是比老实人可靠,至少叶大勇就闹不出讨公道的阵势来。

  叶大婶松了口气,仿佛找到主心骨似的。

  崔大娘对她的遭遇十分同情,这会儿就说了,“桢哥儿,蓁蓁,你们也跟着回去一趟吧,桢哥儿说话好歹有几分分量,也能帮一帮亲家母。”

  崔维桢连声应是,就是崔大娘不说,他也是要回去一趟的,老丈人家被欺负了,他当女婿的视而不见,这也太不像话了。

  倒是叶大婶不好意思了,总觉得被亲家看了家丑,连连道歉,惹得叶蓁蓁无奈至极,回去收拾了点带回娘家的东西,就连忙把人拖走了。

  可以看得出来,在面对崔大娘时,叶大婶拘束得很,这大约是气场的缘故了。

  第57章 两姓之好

  这个时辰没有回村里的牛车,一行人不得不步行回去。

  叶蓁蓁手里挎着一个篮子,里头不知装的什么,叶大婶出了崔家,才有精力把目光落在她身上,免不得又斥责了一句,“你这孩子,又给家里带什么东西了”

  “都是给虎娃的。”

  叶蓁蓁把遮挡的粗布掀开,露出里面的文房四宝,“虎娃不是要上学了吗家里想必没银子给他置办这些,我这个当姐姐的,就给他准备了。”

  虽说是修建族学,其实并不是什么大工程,叶氏族人的祠堂里就有不少空房子,用来当子弟的教舍是再合适不过了。

  七叔公把祠堂照看得不错,屋舍只需稍稍修缮,再添置一些书桌和教材就可以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请夫子。

  毕竟是小小的族学,请不起秀才当夫子,当请童生当启蒙先生也就够了,村里原本也有童生的,叶伯山、七叔公和叶世明都是。

  叶世明且不说,还在求学呢,肯定不能让他当夫子。至于叶伯山和七叔公,他们都许久未碰书本,当启蒙夫子也是误人子弟,便从隔壁村请了个童生当夫子。

  这些都是七叔公进县城时向崔维桢汇报的,毕竟作为出资人,还是得让他知晓是怎么操作的。

  请夫子的费用从捐献的银子里出,日后银子花完了,得从祭田的产出支付,只要叶氏日后没有昏聩的族长,把祭田给卖掉,叶氏子弟世世代代都能依靠祭田产出读书启蒙。

  这也是叶家村的人,最感激崔维桢的地方。

  于是叶蓁蓁也就知道了,族学在十天前就开始了,虎娃也被送去上学,还取了大名,叫叶代林。

  家中确实缺少这些东西,叶大婶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没说出什么拒绝的话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