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此军真是恐怖如斯41(1 / 2)

“今天有演武大会,快去看呀!”

乡民们呼朋引伴,成群结队聚集街道上缓缓向寨门移动。

交接完运输的金属矿石,林江河从仓库里走出,汇入人流。几名孩童从一旁快速跑过,兴奋的念叨着要看稀奇。

昔日“杨家村”只是百来人的小小村落,如今已经发展成人口上千,商贩蜂拥而至的小镇。

“哇!这些古代人好真实啊!服装,头巾,鞋子都比古装剧都要考据一百倍!”

“真是捡到宝了。就这还是内测的水平,要是放开公测,我都不敢想有多少人涌进来。”

“鞑子在哪,我要杀鞑子!”

林江河浅笑着摇摇头,好似感慨顽童灵活好动。

他每次间隔押送货物前来杨家寨,都会听见“灵兵”的惊叹怪叫,已经见怪不怪。

新的灵兵不再简单粗暴爬出泥土,而是从一栋宽大的府邸里走出来。

他与少数乡民知道,这些灵兵是李天师以“泥人”幻化而成,但对于新来的垦荒百姓来说,这些人只是李先生更信任的亲兵护卫。

林江河推测,这屡有灵兵出没的府邸,乃是“灵兵”协助天师打造的一座“通灵祭坛”,以便不定期唤出更多灵兵悍将。

仅仅根据他的观察,灵兵的总数已是他初到杨家寨的数倍,按照这个增长速度下去,未来可期啊……

乡民们喜欢热闹的场景,一个个热情洋溢,结伴出城观赏杨家寨定期举办的演武大会。

林江河随着人群流动,耳边时不时传来乡民对李先生及其家丁的赞扬——

李老爷的家丁不扰民,不欠账,甚至偶尔帮助庄稼汉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一点没有官军的粗鄙匪气。

只是其中一批家丁略显古怪,上房揭瓦,奏乐蹦跳,逗狗追鸡,甚至拿着大把大把的铜钱送给小孩子,一问起来就说,“爷有钱,任性”,真是叫人摸不着头脑。

不过这些古怪行径都是细枝末节,对于乡民商贩来说,挣钱才是硬道理。

要知道家丁们都领着李老爷发放的工钱,手里头钱粮充足,每每购买商品都是出手阔绰,着实让一批小人物赚到了第一桶金。

甚至有人出钱在寨子边上建了商铺。

更多的资金,意味着商贩能提供更多货物,更多的货物会降低物价,于是城镇的工商氛围在消费与物价双重刺激下,渐渐繁荣起来。

深受消费恩惠的商贩,铺子老板,巴不得李老爷招募的家丁长工越多越好,那他们就能赚更多钱。

寨子外面的空地较多,乡民们大多随便挑一块空地坐下,林江河也入乡随俗,跟仆人一起席地而坐。

“烤饼,好吃的烤饼,新鲜出炉的烤饼咯!”头脑灵活的小贩背着藤箱,走过人群兜售烤饼。

来这挣外快的小贩不少,麻花,浊酒,鱼干,窝窝头,甚至还有人在这推销织物、补品。

林江河买了两块烤饼。

看着小贩开心的道谢,感受着周围乡民热闹议论的声音,林江河只觉这种和谐的环境让人很安心。

大概这就是太平盛世的和谐生活吧,没有强盗土匪袭扰,没有苛捐杂税压身,也没有纷纷扰扰的战乱。

真是安逸呢。

如果可以,林江河真想在这里住上一辈子……

“来了!他们来了!”一个半大小子宛若狂热粉丝见到心心念念的偶像,跳起来大声呼唤。

一条队列严整的家丁队列从另一处兵寨走出,家丁们齐声唱着通俗易懂的军歌,沿路前进的行军队列犹如一条威猛的长龙。

演武点周边围上篱笆,手持兵刃的“灵兵”在篱笆前看守,不许一般人随意靠近。

理由是当心流弹。

由此待在外围的乡民,除了看清家丁的队列轮廓以外,乡民们看不清一些家丁手中黑乎乎的武器是短矛还是铁管子。

“看见了吗!那是我儿子!他也在李老爷的家丁队!”

一个乡民激动地唾沫横飞,拉着身边的陌生人,疯狂介绍队列中的某个家丁。

可是其他人根本看不清家丁,更别说在一群标准的制服下,一眼选中乡民所指的目标本就是件难事。

“快看,是李老爷!”

林江河循声看去,果然瞧见

只听一声号角划破长空。

家丁队列突然在行军途中变化阵型,好似前方遭遇敌军冲锋。

三百人的部队瞬间结合成三个实心方阵,紧接着战鼓快速响起,三个实心方阵又变作三个空心方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