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刀把子里出政权24(2 / 2)

他们帮助生产建设组建起“玻璃坊”,“造纸坊”,“火药作坊”,“制炭坊”,“肥皂坊”……

只要是百度穿越者“必备XX”提到的,他们都没日没夜地做,要是材料不够,资金不够,就哇哇叫着跑来找李牧批经费,给人力。

面对这种精力无限的爆肝玩家,李牧也乐得让他们给自己添砖加瓦,只要有需求一律给足。

原本一百来口人的杨家村,在先前黑风寨人质与南下难民加入之后,突破了三百大关。

在这天下纷争的乱世,若想有一番大作为,首先便是割据保平安,或者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发展自身实力无非几个重要因素。

持续增长的人口,足够养活工农军的地盘,与实力匹配的军队,以及加强军队的火药钢铁。

眼下若想增长人口主要靠流民输入,而明末的北方地区年年干旱,时不时还有建奴入关抢劫,逃荒避难的流民数不胜数。

只要给任务标注,使得玩家在流民面前提一嘴,这里有村子拓荒,难民们便会自发前来找活路。

土地也是不缺的。

大别山区各大山谷地带仍有不少的可耕土地,再者像玉米这种被明朝百姓称作“番麦”的作物,比薯类作物更早传入大明,在山区种植也更容易一些。

火药和钢铁也不算难,有山的地方就有矿,大明的底层豪强与百姓,早就把浅层矿藏都摸透了,李牧只要跟着去一起挖就行。

再不济也能拿缴获的金银购买生铁和火药材料。

这两样虽是军事重器,官府多有管控,但众所周知,古代这种禁令向来只能管小民,却禁不住豪强权贵。

至于最重要的军队,李牧并不打算完全依靠玩家。

他给玩家的定位是精锐、特工、死士、侠客、游击队,却不能是最需要稳定忠诚的主力士兵,由此他打算编练一支直属自己的精锐军队。

于是杨家村周边的村庄就成了李牧的征兵地。

……

李牧一声令下,驻扎别村的玩家一个线上线下便完成基本交流。

这一天,数十个村庄都收到杨家寨的李先生要招募“家丁”的消息。

百姓们围拢在告示前议论纷纷,大多数村民大字不识一个,只能凭着李先生派来的“驻村代表”帮忙解释。

告示的大意是,近日山贼盗匪横行,地面不靖,为保诸位村民的财产人身安全,李先生决定自出钱粮,以家丁的名义招募一批保护地方的乡勇,待遇从优,还给发放武器。

“诶?这李先生的家丁还要每天都练?”

“三十天后还要演武考核,要是达不到条件就要回家。”

“那是啊,别人给你每天三顿粮食,过考核的以后就是李先生的家丁,发你五石白面做安家费,还给你一两银子月钱!那当兵吃粮的军爷,也就这个数的军饷吧?”

围观的农民们摇头晃脑地合计当家丁的好处,每月有钱还有吃,做成了还能把家里安顿好,那可是五石白面啊,省吃俭用的话足够一家老小吃大半年。

乡民们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差事,纷纷找各自的“驻村代表”报名,若是村里没驻村玩家的,就自行结伴前往杨家寨报名。

一时间不光杨家寨控制的村庄踊跃报名,就连周边的普通村也闻讯跑来凑热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