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一家人不打一家人71(1 / 2)

五座州县给李牧带来数万天命值,相较第一次夺取县城降低了些,有种边际效用递减的感觉。

好在获取的天命数值够大,李牧一次性兑换一千复活储备,一万功勋点奖励储备,五千紧急储备,剩下的立即全部抽卡。

算上近期稳定增长的“激活码”玩家,截止此刻新增玩家800名,总玩家人数突破两千。

原先工农合一的玩家眼下的分工也愈发明确:战团、游击的战斗玩家仍是主流,占据六成以上。

生产建设,科研以及驻村发展,也都有缓慢提升,行走江湖的“潜伏党”到处都有踪迹,开封,洛阳,汝宁,南阳,武昌,庐州,安庆……

听玩家转述,最远的一个三人小组已经抵达南京。

李牧知道拿下商城全境毫无悬念,这无非是左手倒右手的事情。

但是占领地盘与消化地盘是两码事。

乞活军虽说占据五个州县,但权威无法下乡,征税招兵依旧是农民军式的摊牌催收。

若想建立稳定官僚体系,要么培养自己的文官体系,要么重用士绅豪强,留用降吏、衙差。

很显然以玩家的脾气,穷鬼都没油水可榨,不榨富商大户的榨谁的钱。

由此引发的“追欠大会”有利有弊,好处是快速获得大量钱粮,“坏处”是逼得数十大户转头来投靠李家寨。

这说明见谁跪谁的士绅虽然是软骨头,但要是对他们的“命根子”下手,那就是捅了蟑螂窝,他们一定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假设今日被士绅推举的不是自己,而是另外一位官绅,乞活军陷入两面受敌的状态,那就糟糕了。

李牧不由得庆幸,自己暂时潜伏在大明的路子走对了。

他不仅可以暗中资助乞活军闹大,还可以优化自己的“政策态度”,以便压榨士绅豪强的最大价值。

可要是如此类比,李家寨势力此去夺取县城,最后不还是回到“政权不下乡”的尴尬局面么。

那当然不是。

李牧从内测玩家开服以来,便特意划分出“驻村干部”的职业侧重。

在这个时代做驻村干部,简直比扶贫干部还累,但玩家的思维灵活跳跃,再加上李牧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权。

没有什么繁杂的公文报告,没有事无巨细的请示上级,没有职场官场的勾心斗角。

只有一条,尽可能发展生产力,为李家寨提供更多钱粮物资。

愿做干部的玩家虽只有10%左右的占比,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极强,有时一天能爆肝十多个小时,夜晚打着火把照明还要劳作。

原先枯燥的扶贫被他们玩成“我的世界”、“庄园领主”、“穿越者的奋斗纪实”、“末日重建家园”、“生产建设比赛”、“土门村欢迎旅游参观”、“我的科技树点歪了”、“集体农村你喜欢吗”、“农村蛋糕做大做强”……

得益于这些干部玩家的热情奉献,李牧根本不担心士绅垄断基层。

按照玩家提供的参考资料——

新华夏建国初期的干部配比,县政府所需总人口万分之三左右的县干部,总人口万分之十七左右的村干部。

也就是说十万人,大概要配置二百名基层干部,即使村干部缺少一些也无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