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名将岑彭,战功卓著,打仗料事如神,却以无法预料的方式死去7(2 / 2)

但是刘秀和岑彭却不想再让邓奉跑了,便率军一路追击。邓奉打打逃逃,最后在小长安(南阳南)兵败投降了。

搞定了邓奉之后,刘秀便决定班师回朝了,剩下的秦丰等人就交给了岑彭与傅俊、臧宫等人。

秦丰也深知敌我悬殊,硬碰硬自己不是对手,便和蔡宏坚守邓地。也难为秦丰这帮格局势力了,他们依托于主场优势和有利地形,硬生生地又把岑彭挡住了几个月,弄得刘秀又有点生气了。

最后,岑彭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术,表面上扬言要西击山都,实际上却暗渡沔水,在阿头山大破了秦丰部将张扬。然后,直奔秦丰的大本营黎丘,并击败了留守部队。老巢被袭,秦丰只能回师救援,但岑彭早有准备,直接派兵迎击,最终秦丰败走、蔡宏被杀。

也正是因为这一战,使得岑彭因功被封为舞阴侯(邓禹、冯异等人都是建国便封侯了,可见,参加革命还是要早点好)。

秦丰战败后,占据夷陵的田戎也表示自己没啥信心了,于是留下部下辛臣驻守夷陵,自己则准备到黎丘去投降岑彭。

但是不料辛臣是一个卖主求荣的小人,既然是投降,自己第一个投降和跟着领导一起投降,那绝对是两个概念,于是便卷走了田戎的珍宝,抄近路抢先到了岑彭那里认了大爷,并像模像样地给田戎写了一封招降信。

这样一来,反而把原本就准备投降的田戎彻底搞懵了,这是怎么回事?莫不是辛臣那小子出卖我了,挖着坑等我去送死?于是,干脆转投了失败的秦丰,还是落难兄弟靠得住一些。

岑彭便整顿了兵力向田戎和秦丰发起了攻击,田戎在兵败之后,逃回了夷陵。而秦丰也只剩千人,而且城中粮食已尽,已经构不成威胁了。所以,刘秀便命朱佑代替岑彭围城,令岑彭与傅俊向南攻打田戎。

公元29年二月,岑彭顺利攻占了夷陵,并一直追击田戎到了秭归,俘虏了田戎家眷、士兵。

之后,岑彭命威虏将军冯骏驻军江州、都尉田鸿驻军夷陵、领军李玄驻军夷道,自己则率兵还驻津乡,据守荆州冲要之地。

随着前面提到的长沙、江夏等太守纷纷归附,荆州范围内再无大的反抗势力,荆襄平定。

再来说说岑彭西讨陇蜀吧!

公元32年,刘秀对于久攻不下的陇右军阀隗嚣十分恼火,再次御驾亲征了。岑彭率军攻破了天水郡,并与吴汉将隗嚣围困在西城内。

唇齿相依的蜀地军阀公孙述赶紧派部将李育来救隗嚣,却被盖延、耿弇包围在上邽。

不久,刘秀要班师回朝了,临行前写信交代岑彭,如果西城、上邽两城打下来了,就可以将兵南下去攻打蜀地,这也是成语“得陇望蜀”的出处。

可是,垂死挣扎的隗嚣却一点也不好打,逼得岑彭连水淹的法子都用上了,却依然无法攻破西城。最后,隗嚣的部将行巡、周宗率领蜀地救兵前来救援,而汉军也因粮草殆尽,被逼退兵。

战后,岑彭回驻津乡。也正在此时,岑彭之前平定的荆州再起风云了。公孙述在公元33年派任满、田戎、程泛等人乘船而下,击败了之前岑彭安排驻守荆州的冯骏、田鸿、李玄等人,并攻克夷道(今湖北宜都)、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占据了荆门、虎牙二山。

公孙述此战的目的就是要抢占长江水道之利,让汉军无法走水路入川。他们在江面上架起浮桥、斗楼,并在水下立起攒柱,断绝水道,而大军则在山上安营,抵拒汉军。

只要北方的陇右高地不失、南方的长江水道控制在自己手里,公孙述便觉得自己的蜀地固若金汤了。

受命抢回失地的岑彭先后组织了好几次进攻,都以失利而告终。最后,被逼得要放大招了,他下令建造直进楼船、冒突、露桡等数千艘战船,准备硬碰硬地搞水路反攻。

公元35年,岑彭与吴汉、臧宫等将领调集南阳、武陵、南郡的兵士和桂阳、零陵、长沙的棹卒(即水手)六万人,会集荆门。做好了反攻的准备。

但是,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个插曲,猛男吴汉认为,那些棹卒太多了,不会打仗,光费粮食,不如把他们给解散了。但岑彭却觉得没有这么多的棹卒,根本就保证不了己方的军力输送能力,所以必须保留。这件事后来还闹到刘秀那里去了,刘秀以“吴汉不懂水战”为由,把荆门战事全权托付给了岑彭。

岑彭的反攻计划其实挑选敢死队去强行开路,拔掉对方的水寨、浮桥。偏将军鲁奇率领勇士们驾船逆流而上,直冲浮桥。但是,却被江中攒柱所阻,难以前行。

危急时刻,鲁奇一面率军士死死顶住敌人的弓箭,一面用火去烧毁攒柱,并趁机往敌人的桥楼上点火。

火势一起之后,岑彭尽起全军,顺风并进,乌泱泱地冲向了敌阵。

最后,蜀军阵脚大乱,争相逃命,光溺死者就多达数千人。主将任满被杀、程泛被生擒,只有著名的逃跑将军田戎逃回了江州。

重新夺回荆门要隘之后,岑彭在安顿好荆州的驻守事务之后,便率领臧宫、刘歆进占了江关,开始正式向蜀地进军了。

岑彭伐蜀,还是老路数,政策开路,攻心为上。岑彭部队所到之处,军纪严明,不得惊扰百姓,慢慢地弄得蜀地很多人都对他们夹道欢迎,献牛献酒,简直就是东汉版的军民一家亲。

刘秀也挺给力的,提前任命岑彭为益州牧,而且每攻克一个郡,太守一职都先由岑彭兼任。

就这样,岑彭率军顺利穿过了险恶万分的长江三峡,兵临蜀地重镇江州(今日之重庆)城下。但是,江州易守难攻,且田戎等人早有准备,城内粮草众多,想要短时间内攻克它也是难上加难。

于是,岑彭便虚晃一枪,留下冯骏在江州城外作佯攻之势,自己则率兵攻破平曲,收取了粮草数十万石。

此时,公孙述为了拱卫成都,又派遣延岑、吕鲔、王元、公孙恢等人拒守广汉、资中,侯丹拒守黄石。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岑彭压根不按套路出牌,再次虚晃一枪,命杨翕和臧宫等人率军吸引延岑等人的火力和注意力,自己再次返回了江州,溯都江(今SC省中部之岷江)而上,出其不意地袭破了驻守黄石的侯丹。

然后马不停蹄地急行千里,兵贵神速地拿下了武阳(今SC省彭山县),并派精锐骑兵驰攻广都(今成都双流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以及MS市仁寿县北部等地区),一直攻到离成都几十里的地方。

岑彭这种神鬼莫测的打法直接把公孙述搞崩溃了,才听说汉军主力在平曲出现,怎么突然就攻克武阳,兵锋抵达成都城外了呢?急得公孙述以杖顿地道:“这到底是何方神圣呀?”

但是,历史终究还会留下遗憾的,岑彭注定未竟全功,因为束手无策的公孙述已经决定死马当活马医了,他要派刺客干掉岑彭,以此来扭转败势。

当时岑彭驻扎在彭亡。岑彭本来也觉得这个地名挺晦气的,想要移营,但不巧的是,天已经黑了,移营已经来不及了。岑彭只好将就一晚。结果这天晚上,公孙述派出的刺客谎称是逃亡之人,前来投降,连夜刺杀了岑彭。

一代将星,就这样倒在了成功的大门前,并且是死在了一种极其憋屈与遗憾的方式上,让人扼腕叹息。

值得一提的是,岑彭之前攻破荆门一战使得他威名远扬,邛谷王任贵听闻之后,不远千里遣使来降,却不料任贵的使者尚未到达,岑彭就已经遇害了。后来,刘秀把任贵进献的所有物品全部都赏赐给了岑彭的家属,并赐岑彭谥号为壮侯,以安英魂。

一点感言

岑彭这种人的英年早逝,注定是历史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因为大家很难想象,如果他不是死于非命,还能创造多少让人匪夷所思的壮举甚至奇迹出来。

不要觉得岑彭死后,他的继任者吴汉照样拿下了成都,所以感觉岑彭其实没那么重要。虽然成都最终是拿下了,但是是谁拿下的、以什么方式拿下的,这依然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吴汉拿下成都之后,纵容手下士兵烧杀掳掠,给刘秀稳定蜀地的统治是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的。而岑彭一路攻蜀,所到之处皆是民心所向,多让人省心、省事呀!

岑彭这种人让人惊艳到你都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夸赞他是好,甚至只能苍白无力地用“天才”、“天赋”这些空洞的字眼来形容他。他的起点并不高、经历也不是很顺,但是关键是人家放到哪里都好使呀,搞得了检察工作、也搞得了外交工作、就连特务工作也不在话下,丢到战场上还能独当一面,帮领导打下地盘也不需要领导另外操心,一并帮你打理得妥妥的……简直就是全才。

总而言之,我们在解读历史的时候,总会时不时遇到一些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怪咖,出道即巅峰,且巅峰永不消退。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古人、对历史多存在一些敬畏之心。

如果非要借岑彭这个人给大家带上一点思考的话,就是希望大家要明白一点,所谓的大才其实都是取决于多个方面的,比如岑彭,虽然他自己确实才华横溢,但也需要遇到好的主子、好的时代、好的平台,不然他也很难扬名立万、名垂青史。

才不就势是庸才,势不容才是虚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