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子耿弇是如何成为有志者事竟成的东汉兵仙的?| 云台宿将5(2 / 2)

听说战局出现了变化,历下的费邑忙作出调整。他派弟弟费敢前去保守要隘巨里(今山东济南历城区),希望能兄弟同心,构成对抗耿弇的掎角之势。哪知道,耿弇早就算到了费邑会死守巨里,命令军中大张旗鼓地修制攻城器具,扬言要在三日后进攻巨里。消息传入历下,费邑担心巨里有失,就率三万精兵前往巨里增援。

耿弇闻报费邑中计欲援巨里,立刻留下三千士卒继续围攻巨里,自己则率幽州突骑在费邑赴援必经之路上的山坡两侧埋伏。费邑担心弟弟,未免走得急了些,结果一头撞进了埋伏圈,被居高临下的耿弇先是一顿箭雨洗地,然后又是骑兵冲杀,最终费邑提前到阎王殿报道了。这一次,耿弇干净利落地为后人书写了一场围城打援的经典战例。

耿弇拿着费邑的首级向巨里城中的敌军热情展示,看着哥哥血淋淋的大头,费敢再也不敢和城下的那个杀神较劲了,瞬间废了的他只想率军早点儿逃离这个伤心的地方,找他的主子张步求可怜去。耿弇见费敢连夜逃遁,也不追赶,而是纵兵扫荡未降的城寨,一举平定了济南郡,赢得了平齐之战的开门红。

走好第一步,并不意味着后面的战争就会很容易,毕竟张步在齐地经营多年,实力远胜耿弇。所以耿弇还得继续精打细算,才能最终转弱为强。为了达到调动敌人的目的,耿弇决定进逼张步的大本营剧县(在今山东昌乐西)。听说耿弇要攻剧县,张步并不怎么担心,只是派其弟张蓝率精兵两万驻守临淄西北的西安,另派郡兵万余驻守临淄,其间相距四十余里,正好可以互相呼应。

当时,耿弇大军已至画中,正好处在二城之间。经过一番战地观察,耿弇看出张蓝手下多是精兵强将,西安城虽小却异常坚固,如果强攻的话必然伤亡惨重,将对后续的平齐之战带来不利影响。于是,他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对外宣称五日后将首先进攻西安。张蓝闻报后,也顾不上分辨真伪,只是下令日夜戒严,生怕耿弇又不按常理出牌。

结果,耿弇还是不按常理出牌,因为他真正的攻击目标是城池虽大却易于攻取的临淄。此时的临淄早已没有了昔日齐都的雄姿与坚固,处处都透着年久失修的破败,加之守城的多是战力较差的郡兵,正是可以一战而破的齐军软肋。基于此,耿弇才断然拒绝了护军荀梁等人的好意提醒,在第四天夜间,突然发兵临淄。等到天明时分,临淄城下已满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汉军精锐了。那些匆忙拿起武器的临淄守军哪里是如狼似虎的汉军对手,没半天,汉军就攻入城内。还在西安望眼欲穿的张蓝听说后,二话不说就走先了。耿弇再次凭着自己对人心和战场的精准把握,一招声东击西,就连夺两城,不仅有效减少了军队的伤亡,而且避免了因深入敌境顿兵坚城粮秣不继带来的战场困境。

张蓝是麻利地走了,但张步与耿弇的差距依然巨大。此时的耿弇知道,如果率手下数万军队直接打上门去,在对方以逸待劳、以众凌寡的精心料理下,自己无疑是给张步送去一道大菜,幽州突骑虽然能跑能颠,但也不能干这种白白送死的蠢事。在连打了几场胜仗后,耿弇决定不妨“示强”激怒敌人,引其主动离开坚固堡垒前来攻击自己,诱使攻守易位,以期出其致胜。

于是,耿弇在进入临淄后下达了一道军令,严令士卒不得在齐地劫掠。这可不是耿弇要刻意树立仁义之师的美名,而是想告诉张步,你是小菜一碟,老子根本不用骚扰百姓就能很快搞定你。那个年代的运输能力有限,一旦深入敌境,补给必然格外困难,要说完全不从当地筹粮,是很难做到的,除非迅速击败敌人,从敌人手中缴获各种作战物资,就像《游击队歌》中唱的那样“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明摆着是把张大王当成蒋校长似的运输大队长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纵横山东十余载的张步听说耿弇如此小瞧自己,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就对手下怒道:“当年尤来、大彤各率十余万众想搞老子,都被老子亲自率军踹了大营,杀得找不着北。这事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服?如今耿家老大兵比人家少,而且久战疲劳,如何敢说此大话!”

发完飙后,张步立即点齐手下主力军团共计二十万众,一路遮云蔽日地杀向耿弇所在的临淄城,准备给有眼不识泰山的耿大将军好好上一堂小学数学课。

耿弇这边还没咋的,刚从江淮一带剿匪回来的刘秀却先急了,也顾不上好好祭祀孔子了,就欲亲自率军增援。耿弇一听忙给皇帝发去加急军报:“臣据守临淄,城高池深,张步非要恃强来攻,是自寻死路。陛下但放宽心,张步要进,臣就诱而攻之;要退,臣就随而击之。总之臣依城而战,以逸待劳,避实击虚,只需十日,即可破贼!”大话说得山响,刘秀虽然很了解耿弇,但他作为一名身通六艺的太学生,数学能力还是不差的,怎么算赢面也不大。作为一个老兵,刘秀可不敢将每次战争的胜利都寄托在运气上,不是每次都能遇上昆阳大捷那样的好事和王邑那样的笨伯。

于是,他立即从鲁县(今山东曲阜)率军北上,准备及时增援耿弇。刘秀相信,凭着耿弇的本事,再加上临淄城,怎么着也能和张步打个十来天,即便赢不了,也不会输太惨,到时自己正好率军赶到料理后事。

然而,这次老兵刘秀却算错了,实战中的耿弇比算术中的耿弇还要厉害。

看到张步带着大军出现在淄水岸边,幽州突骑纷纷请战,想先给张大王一个下马威。耿弇却严厉制止了众将的冲动,因为他担心,幽州突骑此时登场,相当于提前亮出王炸,会使张步不敢贸然进攻,势必会打乱自己的全盘计划。

于是,耿弇严令幽州突骑好好在城中猫着,没有自己的命令有敢乱动者立斩。然后他派出一些士兵出城迎敌,命令他们只许败不许胜。看着耿弇的部队打了几下就飞快地逃入城中,想起耿弇对自己曾经的轻视,张步不觉骄气顿生,心说:“耿弇到底是兵微势寡,一定是让自己的气势给吓住了。自己不如乘势杀入城去,好好给他上一课,省得刘秀老惦记自己的齐地!”想到这儿,张步挥军扑向屯于临淄城下的汉骁骑将军刘歆的营寨,准备先收拾掉刘歆,再去找耿弇的晦气。

刘歆接到过耿弇的严令,不敢退却,迎着敌人的重兵攻击死战不退。张步见状,也激起了枭雄本性,命令手下必须限期破寨。张步横行山东多年,手下也有不少百战精卒,如今以多打少,自然不会留情。刘歆的大寨就在敌人的猛烈攻击下,如暴风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汉军诸将见状,忙去见主帅耿弇,请他发兵救援。哪知道,正在城中齐王宫遗址坏台上观战的耿弇却面色冷峻地说:“时候不到,不急!”诸将无奈,只能看着城外激战干瞪眼。

不知过了多久,张步的大军终于冲垮了刘歆大营的栅栏,如同潮水一般漫入营中。刘歆也是悍勇之辈,知道后退也是死,索性拼了,率领剩余部卒推翻辎重车辆继续死战。张步为了加快进度,下令主力大军尽数杀入汉营。

就在张步大军源源不断冲入汉营,阵势凌乱之际,一直冷静观战的耿弇率领蓄势待发的幽州突骑倾巢而出,从侧翼突入敌阵之中,正好把张步大军斩为两截。在结阵而战的冷兵器时代,没有一支军队不怕自己薄弱侧翼受到攻击的,特别是攻击侧翼的还是养精蓄锐的强大骑兵,那妥妥地就是必败之局了。

不过,老天似乎还是很眷顾张步这个地头蛇的。关键时刻,一支流矢射中了耿弇的大腿,顿时血涌如注。此时正是击败敌军的最后时刻,如果主帅因伤退场,必然动摇军心。耿弇也不声张,挥剑斩断箭杆,然后继续不动声色地指挥作战。亲兵见状欲上前救护,耿弇却大笑:“此敌将之血也!尔等当奋战破敌,不必管我!”说着,跃马向前。

就在耿弇不管不顾的冲锋号角声中,张步大军被杀得七零八落、哭爹喊娘,全没了纵横山东的气势。幸好,此时天色昏暗,张步军才狼狈退回大营。

第二天,耿弇不顾箭伤就要出城扩大战果。副将陈俊忙出言劝道:“昨日一战,敌军已经丧胆,想来不敢轻易再战。我们正可借此休整,等陛下率大军来援,再决胜负不迟!”耿弇听后却奋然道:“陛下将到,作为臣子正应该杀牛酾酒恭迎,哪有把敌人留给陛下的?”

说完,耿弇再次跃马出城,已被汉军杀得胆丧的张步今天简直变成了乖宝宝,也不知死了多少手下,把临淄城外的大片沃土都染红了,才等来日落归营。

连败两仗的张步早就没了刚来时的傲骄,反而担心在临淄城下赔光老本,就准备撤离临淄,回到剧县(在今山东寿光南)重整旗鼓。哪知道,耿弇早就料到张步打不过会跑,提前在其归路上埋伏下精兵,其他的士兵则在临淄城中摩拳擦掌等待消息。

张步的败军被伏兵阻住,听到消息的耿弇则率军随后掩杀。汉军一直从临淄城下追到今天山东寿光境内的钜昧水边,沿途八九十里,到处都是张步士卒的尸体,还有就是不可计数的武器辎重。这些战利品都够汉军补给数月了,看来,有张步这个运输大队长,耿弇真的不用劳动山东父老了。

几天后,刘秀大军赶到临淄,发现耿弇早已打完收功,正排摆盛宴欢迎自己。刘秀对着耿弇说:“将军以数万之卒远来平齐,不旬日即大破敌军,功劳不亚于韩信。将军当初在舂陵所建言,皆已兑现,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这个赞誉不可谓不高,然而,耿弇听后却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皇帝认可了自己的超能力,忧的是皇帝将自己比作韩信,自己是否一不小心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想到这儿,耿弇不免心中萌生了退意。

之后,面对耿弇和刘秀大军的雷霆重压,张步完全没了斗志,只得挂起了白旗。然而,当过大王的人过不惯仰人鼻息的日子,又在公元32年发动叛乱,结果被耿弇当年的副将陈俊斩杀,最终用自己的一颗大好头颅成就了东汉兵仙的励志传奇。

中兴军魂的三代将门

耿弇进入张步最后盘踞的平寿城(今山东潍坊),收降了张步的十余万大军和七千多车辎重,他将这些降卒教育一番后释放回家务农,真正做到了因粮于敌,以战养战,以杀止杀。

此后,耿弇又引兵至城阳(今山东青岛城阳区),收降了流窜至此的五校余党,彻底平定了齐地,然后才凯旋回京。

公元30年至34年间,耿弇又多次参加了征伐陇西军阀隗嚣的军事行动,最终与来歙、盖延一起攻破落门(在今甘肃武山东),迫使隗嚣之子隗纯投降,完成了令大司马吴汉抱憾不已的伐隗之战。陇西之所以如此难下,让东汉众多将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啃下这块硬骨头,除了隗嚣父子经营多年外,主要是地险民悍、转运艰难造成的。当然汉军将帅们群龙治水,不免有些骚操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久攻无果。

代隗之战的结束,标志着耿弇军事生涯的圆满落幕。此时31岁的耿弇深谙月满则亏的道理,不再是那个闻金而动、跃跃欲试的少年,开始主动谦抑避让起来。刘秀出于保全功臣的目的,也不再给耿弇出征的机会,君臣之间的默契就此形成。公元37年,刘秀下令增加耿弇的食邑。不久,耿弇就主动上缴大将军印绶,此后只以列侯身份列席朝会,基本不在公众场合表态。刘秀懂得耿弇的意思,每遇四方有不同意见,才在小范围召见耿弇问策,只有在这时候,耿弇才会发表自己意见。此时的耿弇已彻底变成了一个让领导放心,让同僚安心的萌萌兔,再不是曾经的那个罡气侧漏、妖邪必诛的房宿。

公元58年,屡出奇计、战胜攻取,为东汉帝国平定四十六郡、攻取三百余城的兵仙耿弇安详地病逝府中,享年五十六岁,谥愍侯。耿弇死后,他的墓位于今天寿光县古城乡王胡城东南角,当地称“冢子”,上有墓碑,题为“东汉建威大将军愍侯耿弇之墓”。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其墓已平,其碑藏于寿光县博物馆内。这位荡平山东的军事奇才死后归葬山东,也算是有始有终吧。

励志典范耿弇作为耿家归汉的关键人物,虽然平静地走了,但从他的父亲耿况开启的耿氏将门却依然活跃在东汉军事舞台上。耿弇的兄弟耿舒、耿国、耿广、耿举、耿霸都是打仗治政的能手,其中耿舒就曾顺手修理过企图到汉地趁乱打个劫的匈奴人。至于耿弇的子侄们,更是将打仗这么祖传绝学发挥到了极致,即便受到不公正待遇,仍然忠心不改,对于所有敢犯强汉者,总是通过各种花式打击让他们明白他大爷永远是他大爷。

先说说耿广的儿子耿恭,这个小伙一个猛子扎到了西域,担任戊己校尉,率领几百人枪驻防疏勒城(在今XJ奇台南64公里),愣是生扛匈奴数万之众长达年余,其间凿山为井,煮弩为粮,无论匈奴如何威逼利诱就是不降,反而杀伤匈奴人数以千计,最后只剩下十三人生入玉门关。如此昭示大汉天威的赫赫武功,却只被汉廷升为长水校尉。耿恭并不计较,又去陇西平定羌乱,一战收服诸羌十三部,不幸因得罪外戚马防,反被诬下狱,最后还是皇帝念在功臣之后的份上释放回籍。

耿恭生不逢时,却尽了一个军人的本份,彰显了大汉天威。耿恭曾砍杀匈奴招降特使,在城楼上表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热血场景,当场就吓哭了不少匈奴人。千载之后,民族英雄岳飞因仰慕耿恭当年风采,写下了千古雄词《满江红》!同时,耿恭的孤城血战,令匈奴数万之众死伤惨重,也严重挫伤了匈奴人的勇气和自信。

耿国的两个儿子耿秉和耿夔更是给了北匈奴致命一击,让他们彻底退出了中国北方的历史舞台。这兄弟俩分别跟着窦固、窦宪参与了对北匈奴的战争,其中,耿秉率先打响了汉朝与北匈奴重夺西域的第一枪,当时耿秉深入天山,斩首数千级,打的车师王抱住耿秉的马腿哭着求投降。十余年后,耿秉进言皇帝“今幸遭天授,北虏纷争,以夷伐夷,国家之利也”,随后,他与窦宪挥军出塞,斩首匈奴名王以下一万三千级,缴获牲畜百余万头,逼迫北匈奴二十余万人向汉朝投降。这一战最让后世铭记的就是燕然勒功,那句“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至今仍让无数中华热血男儿心驰神往。

两年后,在上次战斗中初露锋芒的耿夔(耿秉之弟),又率轻骑出居延塞五千里,不仅打破了中国本土军队的远征记录,还围住了北匈奴单于残部,一场大战下来,斩捕单于母阏氏、名王以下五千余级,只剩下北单于与少数部众逃脱,不知所终。此后耿夔又与貊人、鲜卑等异族征战,并率军攻入高句丽王国,打得周边民族纷纷向大汉臣服。可以这样说,刘秀中兴了大汉帝国,耿氏家族中兴了大汉军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