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出境 56(1 / 2)

“cháu là ng??i tàu h??”

你是华国人啊?

“华国人”在越南语里中性表达是“ng??i trung qu?c“

现在他们叫华国人 ng??i tàu。字面意思是:船人。类似华国人叫 j 国人鬼子一样的意思。

“你们把人家的工业基地炸得一干二净,还不允许人家暗暗地骂你两句?”

“有这么严重么?当年只打了几个星期,并没有深入他们的领土啊。”

“这有个历史问题在里面。你知道飞机飞得很快,空中又没有界碑,在边界旁边飞,一不小心就会越界了吧?当年 s 国轰炸他们,我国政府警告他们,不要靠近我们的国界,越界就击落;经过了高丽战争,他们知道我们不好惹。所以,当年 s 国空军离我国边界还有几十公里就要返航;所以,瞿国就把工业基地全部建设在离我们边界几十公里之内。当年你们是没打进去多远,但是偏偏就是把他们的工业基地给端了。”

“······哦······这样啊······活该!“。

······

瞿国跟华国停战之后,两国关系迅速回暖,不但停止了炮击,甚至开始了低阶官员之间的过境互访。

这一次又是因为边界的小冲突。好在双方没有动枪炮,只是互相扔石头;但是不抑制住这个势头,说不定过几天又会开枪了。

在两国边境通关口岸所在地,是以一条二十多米宽的河的中心为国界,之上的桥梁,就是桥中心为国界,这本就是国际惯例,没什么争议的。实际上,现在双方的边民都划船相互往来交易,甚至在浅水的地方,挑着担子涉水过河交易。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算是走私了。双方默契地对人力输送的物品都不管,不检查不征税。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因为地处北半球,河水天然地会从右岸,也就是华国这边,每年侵蚀几厘米甚至十几厘米的河岸泥土;相当于瞿国每年会多得几厘米的“领土”。以前打仗的时候,这里遍地是地雷,两边的市镇都被轰成废墟,没人管;现在和平了,地雷在双方工兵的合作下排除干净了,边贸带来的巨量财富重新在两边建立了新城镇。两座隔河相临着的小镇,分别是两国贫穷的边境省份中不多见的富裕乡镇,街道上充满了投机者和冒险家,寻找发财的机会;机会也确实很多,天天都冒出某人如何如何发横财的传说。

随着经济的发展,华国这边要修沿河公路,进一步展开边贸,实现贸易正常化和正规化。首当其冲就是要加固河岸,控制过分的走私贸易。华国这边正准备用水泥固定河岸时,瞿国不乐意了:水泥一固定河岸,每年多出来几厘米的“领土”就没了。瞿国组织了民船,开到河中央,每天开着高音喇叭喊话,向这边扔石头,阻止施工;华国这边自然也要喊回去、扔回去,打得不可开交;石头越扔越大,自然有打破头打出血的事情;双方人员都开始带上钢盔(华国)铝盔(瞿国)了;这里原本几年前就是战区,军用头盔每家都能找到,军装还曾经是时装,可是穿戴上这东西,事情的性质就开始变化了——民兵和公安都已经开始分发武器弹药了,在距离河岸一二百米处,瞿国不能直接看到的地方集结待命,防止意外发生时吃亏;附近的驻军也都打好招呼,开始战备执勤。不用想,瞿国那边肯定也有类似的安排了。

黄海雄就是在这个时候,受邀进行“友好”互访的。

······

“他们的意思是要保持现状。” 翻译老陈是十多年前被驱赶回来的华侨,自然不会给瞿国人好脸色;他懒得把瞿国人十几分钟的长篇大论一一翻译,直接给总结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