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副本二之瘟疫32(2 / 2)

“猴子怎么会从石头缝里蹦出来。”

“为什么他师傅不让猴子出去说师傅是他。”

“牛魔王为什么不能纳妾。”

“月亮上真的有嫦娥仙子吗。”

张天阳不厌其烦的给他讲,回答他每一个问题。与其说他寂寞了,不如说他孤独。

天渐渐暗下来了,张天阳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了,可是他不想吃东西,他总能闻到那股味道,有点反胃。

“我们今天能到驿站吗。”

“今天不去驿站,今天我们就到丰阳县附近了,安全一点,直接睡在马车里吧。”

元孝没有在马上里过过夜,想想还有点兴奋,他已经想好自己的马车要怎么铺了。

张天阳也看见远处零星几座房子。

“我们去固城,必须要过丰阳县吗。”

“主要是你们要走官道,正好穿过丰阳县。”

张天阳终于发现哪里不对劲了。

“停下!”

“小公子,你又怎么了。”

“包好口鼻,前面不对劲。”

“有什么不对劲。”

张天阳把元孝护在身后。

“你看,这会儿应该是饭点了,他们的烟囱没有烟,房子也没亮灯,说明里面没人。”

“阳哥,我看你是太紧张了,也可能没人住呢。”

“怎么可能没人住,这么好的房子,不可能没人住。”

张天阳现在精神紧绷,这也太倒霉了,这不就是跑毒吗。

“怎么办,我们走还是不走,公子,我们现在也可以不走官道,走小路,路不太好,但是不用路过丰阳县。”

张天阳和元孝在商量的时候,忽然一个小孩扑了上来。

“救救我...救救我。”

吓的张天阳顾不得屁股的疼直接跳了起来,连带着元孝都被拉的跳出去很远。

所有人都打量着这个孩子,瘦骨嶙峋,身上散发着死人的味道。露出的半截小臂上像得了湿疹一样起了很多红斑。

“小孩,你爹娘呢。”

春姐不忍心看见小孩这样,但又不敢贸然上前。

小孩跪坐在地上,怯生生的看着众人,也看出来众人眼里的嫌弃。

至少张天阳是真的嫌弃,他太知道瘟疫的可怕了。

“我娘死了。”

“爹呢。”

“爹也死了。”

“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

“惠玲,咱二爷犯病了,今晚估计就没了,已经不进气儿了,我晚上得去帮忙。”

“你别去了,三哥刚没,二爷就没了,八成是染病了,你去了我不放心,家里还有小茹,你别去了。”

“唉,三嫂给钱呀,三嫂说了,只要二爷入土了,就给我一两银子,一两银子呢,够我们吃好久了。”

惠玲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自家男人刚帮完忙回来,就病倒了,这病来的这么快。

“爹爹。”

“小茹啊,你去自己屋里,别来爹爹这,爹爹生病了,爹爹怕给你过了病气了。”

“小茹听话,自己去玩。”

“惠玲!惠玲!你家男人还没好吗。”

邻居嫂子知道惠玲男人命不久矣了,村里死了太多了,大多数是给二爷帮过忙的。

“没有,药也吃了,还是不见好。”

“你三嫂的儿子死了,你知道吗。”

“什么?”

“我不跟你说了,这病来的快,人走的也快,你早点准备后事吧。”

惠玲沉默了,自家男人确实得病了,但是看起来精神还不错,应该没事,他早上还起来打扫院子了。惠玲想到这里心里稍微放松了一点。

村里现在人心惶惶,接二连三的死人,村里的老人认为是有人得罪了神明,这是神明的惩罚。

不相信大夫说的话,只相信道士说的话。大夫害怕病情扩散,立马报了官。

县令迅速派人把村子围了起来,不允许进出,他马上就能升走了,不希望这件事情扩大影响。

...

“小孩,县令不是已经做措施了吗。”

“都死了。”

元孝蹙眉,怎么会都死了,得了病吃药就好了。

“少爷,这是瘟疫,不同于其他病,面对面说句话都会过了病气,来的快,死的也快。”

小桃拿出一个饼,递给小女孩,她已经没有力气接了,抬起手又垂下,再也没有回应众人。

陈叔凑上前看了一下,叹息一声。

“没了。”

活生生的人,上一秒还在给他们讲自己的事情,下一秒就没了。张天阳经历过,只觉得惋惜,一个生命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这一幕对元孝的冲击力很大,元孝心软,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尽力保护他好好长大,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一个生命的离去。

元孝看着众人,第一次以一个皇子的身份发号施令。

“张天阳,立马修书一封,李慕修,带着我的令牌,快马加鞭送回都城,请皇上增援。”

“奴才这就去办。”

元孝给赶马的小厮赏了银子。

“你们走吧,这太危险了,我是本朝四皇子,有义务保一方百姓平安,与你们无关,你们依照阳公公说的,保护好自己。”

领了赏钱的几人头也不回的跑了,犯不着为了钱把命留下。

张天阳写好信,把信交给保镖,他卸下一匹马,消失在黑夜里。

“殿下,前面太危险了,此事应该从长计议。”

陈叔站在空旷的地方吹了一声口哨。

“护送四皇子进松阳县!”

张天阳寻思陈叔是不是吓迷糊了。

只见从黑暗里跳出来很多黑衣人人把众人团团围住,腰间挂的令牌,和元孝发给众人的是一样的。自家人?

“殿下!”

不是,有这么多保镖不早说,吓的张天阳晚上睡都睡不好。

“陈叔,你叫这么多人出来,搞不好会全折进去。”

“阳公公,我们的任务是保护四皇子,为四皇子生,为四皇子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