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迎接中的变故(1 / 2)

公元890年

庚戌年

大唐昭宗大顺元年。

玉门镇西去二百里的苜蓿烽,像一个孤零零的孩子矗立在家门外,远远的望着东方遍地烽烟,破烂不堪的家乡。

一杆红底黑边蓝太阳旗,锈迹斑斑,无力的耷拉着。

在土黄色的烽墙上站着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卒。

破旧的皮甲显示他们过得并不太好。

而他们正竭尽全力的挺直腰杆,眼睛不时的瞟向苜蓿烽下。

因为他们的什长正在巴结来自沙洲节度使府的贵人。

五月的时节,西北的中午,太阳热的烤死人,而且没有一丝风。

唯一能带来一丝清凉的是,苜蓿烽不远处葫芦河。

葫芦河是疏勒河的一部分,来自于祁连山的雪山,滋润着河西走廊的一切生灵。

几颗孤零零的胡杨树,用为数不多的叶子,遮挡着来自太阳灼热的烘烤。

苜蓿烽的什长正点头哈腰,露着发黄的牙齿,恭维的对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说着:

“阴总管,小的们一听您的到来,连夜从葫芦河上游打了这山泉水,你解解渴,前几日,一群来自高昌的胡商留下一桶上好的葡萄酒……”

一听有葡萄酒,阴总管的喉结滚动一下,矜持的说道:

“酒就免了,今天还有要事,咳咳……你把水分给大伙用!”

周围百十多个仆人高呼道:

“哈哈,多谢阴总管!”

“阴总管做事就是稳妥!”

“这事还用你说!”

众仆人说着恭维的话,像鬣狗捕食一般,把两个水桶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这杂乱的现场,顿时惹恼了一个人。

这个人五大三粗,头上还歪歪斜斜的带着头盔,身上穿着明亮的皮甲,他怒目圆睁,挥动手里的唐刀刀鞘:

“都滚一片去!没看到曹郎君还在站岗吗?去……去!”

“哎呀!武护院,”

“我错了!”

“武护院,你老轻点!”

这些仆人,一个个的抱头鼠窜。

武护院眼睛斜斜的看了一眼阴管家:

“季年兄,你也不管管,你看看都成什么样子,这群不知礼节的憨货……”

阴管家眼皮子跳了一下,打着官腔:

“武布城,儿郎们走了好几天,才从沙州到了此地,正是大中午,天气炎热,情由可原嘛!”

“哼!那人家曹郎君呢!”阴布城的大脑袋,往前边一歪,看向不远处端坐在马上的一群士兵。

这群士兵,有仨十多个,皮甲着身,让人一看,就知道为首的是一个不到二十多岁的,青年小将军。

这小将军穿着黝黑的铁甲,长得眉清目秀,鼻子挺拔,还有一丝的稚气,他不顾满头大汗,正不停地安抚坐下的战马。

身边的护卫,小声说道:

“小郎君,你到树下乘凉一番,一会儿,七舅姥爷到了,我们再喊你!”

小曹郎君,高傲的说道:

“哼!不用,再说那个该死的马奴待的地方,我才不去!”

护卫哭笑不得:

“小郎君,何必呢!那孟毅只是一个养马的粗鄙货色,你是曹家的嫡子,与他天壤之别。

再说,十四娘已经是节度使府张家,奉承大郎的结发妻子,未来的节度使夫人,岂能看上一个养马的马夫,我可是听说,十四娘并不待见那个孟毅……”

一提这话,曹十六郎勃然大怒,脸色涨的一片通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