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褒姒之忧 31(2 / 2)

“朝堂万一有变,天子不仅得不到拥护,反而极有可能助长申侯联结诸国,威胁天子。”

“到时候的镐京,西有犬戎蛮族犯境,东有雍、豫、青各州威逼,天子如何安享庙堂。”

褒姒拿着丝巾掩口而笑,问道:“即便如此,与我一介女子又有何干呢?”

虢石父老谋深算地一笑作答:“王妃可知,近日太子之事?”

“何事?我哪儿知道太子家的私事。”

虢石父凑近褒姒揖礼,低声说道:“太子欲与犬戎结亲。”

褒姒猛地明白,这事儿可大可小。

虢石父趁热打铁,解释道:“与犬戎结亲,名为保西境安宁,实为申侯野心。此事若成,则四方皆为申侯势力,到时候尾大不掉,周天子危矣。”

褒姒想了想说:“时机确实难得,那该如何说动大王呢?”

“此事若依着王妃之力,甚是简单”,虢石父终于说出了想让褒姒出马,扭转朝局的想法。

“王妃只需以退为进,择机向天子提出自己想带着王子伯服回到褒国避祸即可。”

“你让我走”?褒姒发出难以置信的疑问。

“非也,大王宠爱王妃,必不舍得,也必然会问清缘由。届时,王妃只需告诉大王申侯一党及太子的所有作为,大王必然理解其中对社稷的危害。”

“王妃就是要在大王面前宣称,申侯一定会权倾天下,王妃和王子必然性命不保。不如早早回到褒国,离开是非之地。”

“大王既然不舍得王妃,这个时候,王妃就可以提出改立公子伯服为太子,同时结好西边的虢国,让虢国帮助抵御犬戎,可保镐京安危。这样的话,我王才有对抗申侯一党的实力。”

虢石父说罢,褒姒不禁笑了起来:“我说石父如此上心呢,原来你是担心自己的虢国啊。”

“也难怪,虢国西临犬戎,如果申侯得势,有朝一日太子宜臼即位,申侯一贯主张与犬戎通好,虢国必受其害。”

虢石父深深一拜,说道:“石父完全是为王妃着想,王妃有否忘记自己是如何入宫的?”

“褒国国君得罪了大王,为免褒国生灵涂炭,才送了王妃入宫侍奉大王。”

“王妃此举,何尝不是保得褒国安危,姒姓宗族安危,还有眼前王子伯服的安危”?说罢看向了王子姬伯服。

褒姒还有些犹豫,虽说攻心之计合情合理,但却不知其一个弱女子,势单力孤,能否成功。更不知国之大事,惶惶天意,实在难以把握。

虢石父故作神秘,补充道:“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去岁天象已著,伯夷后裔之姜姓必然失势,大禹后裔之姒姓决然当兴。太子门庭,理应改换。”

“王子姬伯服来日若登大宝,王妃姒姓一脉必权高位重,配享宗庙。上天已然昭示,王妃切不可坐失良机。”

褒姒向来相信天意,于是点了点头。

这一日,宫中高声宣告,周天子姬宫湦移驾来见王妃褒姒。褒姒散开发髻,取下金簪,揉红眼睛,用手指蘸水,在眼角画出两行眼泪,准备开始她的表演……

公元前七百七十七年,周幽王开始打击申侯在朝中的势力,申后和太子姬宜臼逃回申国避难。

公元前七百七十四年,太子宜臼和申后相继被废,周幽王改立姬伯服为太子,褒姒为王后。

公元前七百七十二年,周幽王召集各诸侯国联合讨伐申国,无人响应。申侯联合鄫国,纠集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太子姬伯服均被杀害,王后褒姒被犬戎掠走,镐京被洗劫一空并纵火焚烧,西周灭亡。

------

13姬姓,上古八大姓之一,始祖为黄帝;周朝始祖为后稷,乃尧赐姓为姬氏。其后演变出411个姓氏,占《百家姓》的82%,堪称“万姓之祖”。

14褒姒,褒国姒姓女子,太子姬伯服之生母,周平王姬宜臼之后母。姒姓,上古八大姓之一,始祖为大禹。

15姜姓,上古八大姓之一,始祖为炎帝。伯夷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建吕国,恢复先祖姜姓,故而后世子孙诸侯国也奉伯夷为始祖。

16虢石父,姬姓,又称姬公鼓,被周幽王拜为上卿,据传曾劝周幽王登骊山烽火台,戏诸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