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礼仪之大谓之夏 24(2 / 2)

======

公元前一千九百五十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著雍困敦-甲寅月-己卯日

卯时未晓

五星合于垒壁阵七八间

======

大禹因为治水有功,民望所归,受舜禅让荣登帝位。

大禹即位之后,金、木、水、火、土五星,齐聚东方,被奉为世所罕见之吉兆。

虽然治水已成,天下安定,四海升平,大禹一直未抛弃他那只老旧的耒耜。

他私下里仔细叮嘱长子启灵,这是天神伏羲的神器,会保佑他的族群,给予他力量。

待到数年后大禹去世,本应受禅让登基的伯益(大费),眼见姒姓家族势力的强大,审时度势,将帝位让于大禹之子——姒启灵。

禅让制从此终结,子承父位的夏启,正式建立夏朝,华夏历史自此掀开新的篇章。

登基之日,夏启在宗庙举行隆重的仪式,上至天神伏羲、女娲,下到祖父崇伯鲧、父亲大禹,所有姒姓始妣神的塑像,被庄重地塑立在庙里,按照继位的顺序依次排列。

夏启在大祭司的引领下,率领众臣进入象征绝地天通的宗庙前殿。

二十八星宿用相应的青铜神兽代表,放置在带木轮的底座上,以便在不同的祭祀节气,根据星次调整星宿的位置。

墙壁上安装着以木制齿轮咬合构建的全天星象图,以人力转动青铜太阳轮,则可以根据节气呈现出对应的星象和星宿位置。

前殿正中最显著的位置,耸立着象征女娲补天时所借助的青铜通天神树。夏启带领众臣祭拜过通天神树后,跟随大祭司进入富丽堂皇的宗庙正殿。

作为上古王朝的开创者,黄帝被塑造成青铜全身像,伫立在宗庙的正中央。

出于青铜原材料熔炼不易,宫殿建设工期紧迫,王朝初创者推崇先贤、俭以养德等多重因由,其他先王、圣贤则被木雕身躯加青铜头像代替,覆以黄金面具并穿戴上生前的服饰。

所有仪式参与者,在先祖先王群像的注视下,不由地心生敬畏、表情庄严肃穆。

伏羲洛书被丝绸包裹,放置在其雕像前方的祭台上。

大禹塑像前方的祭台,摆放着一枚最大的黑色玉璋,那是治水成功后,舜赏赐给大禹作为表功的象征。

裹着金箔的耒耜,被木底座托起,放在玉璋的前面。其余诸王的祭台上,也摆放着相应的代表神器。

依次祭拜过先祖先王后,在庄重的宫乐声中,大祭司拿起大禹祭台上的耒耜,将它郑重地捧到跪拜着的夏启面前。

承父威望,万民敬仰,大禹之子——姒启灵接过父亲的耒耜,即位为帝。

这只被保护并供奉的耒耜,木柄被小心打磨过,重新填补了底漆,再涂刷金漆后,又将包裹木柄的黄金外皮再次翻新重铸,而且錾刻上了代表部落联盟的图腾徽记。

启灵将王权耒耜举在空中,夏的后裔们必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是祖先无上功业和王权的象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