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移民舰队 12(1 / 2)

“下面介绍的内容,涉及星合组织绝密军事任务,包括随后配发的资料,请大家严格遵守保密条例”。月球基地的会议室内,萧副总指挥的信息分享发言告一段落。

接着他抬手示意道:“下面有请军事信息处的丁祖生代表向大家报告,大家欢迎。”

掌声过后,身姿挺拔、精明干练的丁祖生起身给大家敬了一个礼,胸口的铭牌表明他是星合组织直接委派至月球基地的高级军事代表。

“前往x星的星舰,不是一个小的探索船队,这一点,估计所有人从不同的渠道,或多或少都听到过某些星系传闻,或者在日常工作观察中,猜测过该任务的真实规模。”

萧明纲主动接过丁祖生的数据棒,递给了自己的助理小龙,在接驳上实景虚拟演示器后,讲台前方开始展现各舰的立体互动影像。

“根据‘首发必达、确保存活’的目标,必须一次性输送基本完备的移民人口、配套设施并具备一定的武装能力。”

“我们面临的系统集成度、探索飞船的庞杂性、推速系统的技术困难,以及保障系统、防御系统、生物工程、移民建设部门、管理部门等等,加上运载以百万计的移民人口,根本无法集成到几艘飞船中实现。”

看着大家交头接耳起来,丁祖生抬手示意,继续说道:“开展行动的,是一整支完备的舰队。”

“舰队由七十艘职能舰和一百二十艘移民船组成,接下来我会介绍各船情况。”

“在开始介绍以前,要先说明两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首先是飞船的动力和能源系统”,丁祖生将飞船尾部图像放大,指向动力舱继续讲解。

“得益于二十一世纪人类在可控核聚变和反物质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最近两百年来,我们已经具备将两种技术结合,制造适合高速星际远航的引擎的能力。”

“也即利用可控核聚变作为能源中心,为高速离子流引擎提供动力,或者为反物质阵列收集器提供高速粒子能,从而快速富集反物质并输送至反物质引擎,进行可控正反物质对撞泯灭,产生足以使大型星际飞船持续加速的动力。”

“同时,富余能量还可以为飞船其他系统提供能源保障。从这一刻起,人类真正进入‘反物质能源时代’和‘星际时代’。”

“遗憾的是,我们无法利用技术的飞跃大大加快地球文明的演进,反而由于银河系的变故,让我们不得不离开地球家园。”

听到这里,台下的高进想起测试车间外,连接着基地能源中心的那一根粗大的磁约束管道,极有可能就是丁祖生中校所说的反物质输送通道。

之前测试组一直误认为是离子发动机的能源循环管,没想到测试组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侦察舰反物质引擎的功能测试。

“第二个问题是大家可能比较在意的武器配置问题,这里先做一些介绍和解释,以方便诸位在我后续的宣讲中能够更清楚地认知各舰的设计。”

丁祖生又将飞船的武器系统放大,依次对着空中的虚拟图像点击后,几种不同理念的舰载武器被展示出来。

“宇宙星空中如果发生战斗,跟在行星上的情况大有不同,比如真空环境下,没有阻力和地球引力,动能武器的速度不会在飞行中衰减,它在击中目标时可以保持初速,造成最大的破坏力。”

“但是,火药武器是不在考虑范围的,因为其能够提供的弹体出膛速度有限。所以,武装飞船将采用技术早已成熟的电磁轨道炮。”

丁祖生再次放大了电磁炮的设计,并在图像一侧罗列出其技术参数和威力演示小动画。

“其二,真空无法传递振动,利用冲击波进行杀伤的能力有限,再加上刚才所说的火药型动能武器初速不足的原因,普通核武器利用冲击波杀伤和传统炸弹利用爆炸杀伤,能力都极其有限。它们不如高能离子炮的电磁冲击力和辐射杀伤能力,经济性和再生产能力也受限制。”

“其三,出于舰艇内部安保等假想危机的需要,轻武器的配置将主要以具备杀伤力的激光枪、连弩枪和不具备致命杀伤力的电击枪为主,以避免任何形式的爆炸性武器对舱体密闭性造成损害。”

“如果存在行星登陆作战需求时,将由机甲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使用传统的各类行星武器。”

丁祖生将细节图像还原,补充道:“解释清楚这几点,下面我们进入正题。请大家尽量不要打断我的讲话,实在有问题的,请先举手示意。”

“这是指挥舰,‘蓝星号’。人类星际发展合作组织经过充分讨论,最终选择了这个具有全人类意义的舰名。”

“它配置有智能决策系统、指挥系统、管理系统软硬件中心等。舰船防御方面主要装配一具重型高速反物质炮zgf-200,这里补充一下,炮弹来自于飞船反物质阵列收集器,经过磁约束外壳封装后存放于特制弹仓内。但是数量不会太多,以免过多占用能量和消耗材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