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讨论(1 / 2)

  太史筝带着脸上僵硬的笑向后退去,却在将要退出前被门槛绊了一下。

  钱、张二人吓得从座上起身。

  太史筝急忙摆了摆手,“无妨无妨,二位坐着喝茶,喝茶。”

  太史父女的演技太过拙劣。

  张氏在太史筝离开后,忍不住同钱氏抱怨道:“你说他们这是何意?是准备晾着咱们?我就没见过这样的人家,想当初我在汉王府受得是何种待遇?哪吃过这样的气?”

  又是汉王府。

  何故总提那些旧黄历?

  这人怕不是只说过这一门官亲……

  钱氏耐着性子落座不语,根本没去搭理身边人。

  说媒本就不能急于求成,好事多磨等上一等又何妨?钱氏觉得像张氏这般的刺头,她还是少惹的好。

  可不知为何?太史筝那头又折了回来。

  回头再看方还乱言的张氏,这会儿立刻止语堆了张笑脸问:“小娘子,可是有什么吩咐?”

  太史筝没搭理她,一溜烟跑去宅门前弯腰抱起那颗被遗落的白菜,如燕子般飞走。

  偌大的前院,便只留下“怎么把它给忘了。”的喃喃声,于风中回荡。再不见那抹青绿。

  “呵。”

  “本还以为是个知礼的,没想到如此毛躁。啧啧,再看这宅子冷清的,竟连个使人都不愿多请。”

  人消失了,张氏又话起了风凉。

  钱氏却再也忍不住了,“我敬前辈这张巧嘴,能灿莲生万万朵。可言至于此,后辈免不了要提醒上前辈几句,福生有兆,祸来有端。情莫多妄,口莫多言。蚁孔溃河,淄穴倾山。病从口入,祸——”

  “从口出。”

  “不妄议主家是非,是咱们做这行的本分。太史小娘子为人爽朗率真,宅中从简亦是俭德。”

  “此番倒是前辈僭越了。”

  这些话正是戳中张氏的痛点。她质问道:“如意斋的?你是在教训我?这门亲事八字还没一撇,你就开始认起主子来了?”

  张氏如此喋喋不休。

  钱氏装作无辜盯着张氏看了半天,最后竟只答了句:“后辈,不敢。”便将两眼一闭不再与之争辩。

  前院的战事戛然而止。

  内院里,太史筝一手抱着白菜,一手拎着菜刀刚行至回廊转角,就被蹲守在暮春亭的太史正疆逮了个正着,“筝,别走。爹在这儿——过来。”

  “您不去厨房,在这儿做甚?”隔着亭前芳菲树,太史筝遥遥相问。

  太史正疆笑着从亭中走来,“爹等你啊。厨房的肉,爹用小火炖着,一时半会耽误不了。筝,快跟爹说说,你觉得这崔家怎么样?觉得这崔二郎如何?”

  怎么样?媒人的话能信几分?

  真假难辨,如何评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