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杀(重生)_分节阅读_第8节(1 / 2)

  冯嬷嬷穿着一身暗红色比甲,来到周怀宁的身旁,行了礼又站的笔直,“五姑娘,夫人说姑娘若是有什么需要的可尽管开口,切不可到处乱走,不然若出了什么乱子恐无法跟三爷交代。”

  周怀宁应是。

  冯嬷嬷才又走开。

  玉竹和青墨坐在马车两侧。

  周怀宁起的大早,但却无任何睡意,经过街道,她还听到了叫卖声,马车窗口的布帘在晃动间露出的缝隙,能看到接踵而至的人群,包子笼上的热气,很是热闹,她心下竟渐松了口气。

  一直到出了城门,才逐渐安静下来,只听到林子间有不知名的鸟叫声,以及马车碾在雪地上咯吱咯吱的的声音,午时在城外找了驿站用饭歇脚,又再马不停蹄的出发,到龙泉寺时已经是酉时,这会天已经黑沉了下来,坐了一天的马车,人都是已经累得不轻,原本只是阴沉的天,又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

  周怀宁下了马车,抬头往这扫的干净的台阶上望去,由近及远,古朴庄重的石像,远远望去最上方写着龙泉寺三个大字,龙泉寺有几景十分出名,分别是平原红叶,御亭流杯,九龙戏珠,千峰拱翠(1),每每一见都很是惊奇,拾阶而上至门口,两侧的莲花池里已经结上一层厚厚的冰,只剩下在寒风中勉强支撑的苦荷,恰逢一声钟响浑厚绵长,她心中充满敬畏,上天有好生之德才让她再回来。

  玉竹在旁撑伞,陈泽兰已经在跟小沙僧相互见礼。

  一行人从大门进入,迎面的就是一颗上千年的银杏树,主干粗壮无比,目测需的三个人张开双臂环抱,枝干更是高耸入云。

  龙泉寺内是允许富贵人家来常设粥棚,这里还有一处就是让一些贫困老弱孤苦的人来休憩居住的,自入冬了后,流离失所的贫苦百姓更是难熬,好在这里还能庇护一二。

  陈泽兰在前面看到粥棚旁上写的徐,便给了冯嬷嬷一个眼神。

  冯嬷嬷上前自是打探一番后才回来回禀。

  “夫人,是东四街徐府的,说是徐家老太太忽而病重,徐少卿特意设粥铺,祈祷上天保佑。”

第11章

  周怀宁站在一侧听到的一清二楚,徐祖母病重?可上一辈子她身体一向康健的。

  陈家和徐家祖上也是有些七拐八绕的亲戚关系,虽然早已出了五服。

  陈泽兰只感慨徐少卿是有孝心的,等到回府之后再去徐府探望,也就继续往前走去。

  今日天色已晚,需好好歇息,明日再上香祈福。

  小沙僧双掌合十,在前面带路,进入正殿右侧,过了两个拱门,再右拐,经过一片竹林,便到了厢房梨花院,因种满梨树而得名,等春暖花开时节,梨香满园。

  陈泽兰让冯嬷嬷安置好周怀宁,一日的奔波十分劳累,吃过斋饭后就早早熄灯睡下。

  翌日寅时,寺庙内的钟声就已经响起,龙泉寺因是在半山腰,一声钟响厚重悠长。

  周怀宁昨日睡的早,起来的也早,穿戴修整好,就先自己用了早饭,带着玉竹在院子里转了几圈,又回到厢房里,寺庙内的厢房自然比不得家中,炭火不足。

  到卯时陈泽兰才梳洗整齐,没过一会就让冯嬷嬷来请周怀宁一同去祈福。

  山中宁静,空旷绵长,颇有些心旷神怡。

  周怀宁在寺庙正堂内,十分安静,各自跪拜,佛祖满目慈悲,严肃庄重。

  陈泽兰捐了香油钱,还要去见庙内的主持。

  周怀宁跟在陈泽兰后面,温声细语的开口,“大伯娘,我想到那边去拜上一拜,结束就回到庙内安排的厢房。”

  陈泽兰看周怀宁这一路没事,这几日在家内十分乖巧听话,轻点下头,倒也允了。

  “拜完就尽快回来。”她又多嘱咐一句,“冯嬷嬷你去带着青墨回去先收拾下厢房。”

  青墨也就跟着嬷嬷一同拐弯去到厢房处。

  周怀宁带着玉竹往东边的佛像处走去,因昨日大雪,现下时辰尚早,龙泉寺内的人并不多,这里是地藏王菩萨,曾经徐祖母带她来过。

  “愿佑徐祖母身体能早早恢复,长命百岁。”她心里默念十分诚恳,又实实在在的跪下磕了头,并捐了香油钱,徐祖母待她极好,这辈子怕没什么缘分再见了,能为她做的也只有这些。

  玉竹也跟着跪拜,她扶着姑娘起身,抬脚过了台阶出来才轻声开口。

  “姑娘,真是为了七姑娘求的?”

  “是徐老夫人,听闻她是位很好的人。”

  玉竹倒也没有多问,姑娘说是自然就是。

  只主仆二人都没注意到佛像后有人。

  周怀宁拜完之后就和玉竹一起规规矩矩的回了厢房。

  午时,陈泽兰带着嬷嬷丫鬟回来,吃完斋饭,本是要下午出发就回家的,但又赶上大雪,山路并不好走,只好在庙内借住一晚。

  晚间,周怀宁把事先准备好的银子都给到玉竹,让她去办事。

  玉竹在厢房里换好破旧的衣裳,又把脸上蒙上面纱才出了门子。

  第三日早上,天放晴,一行人又颠簸一日才回到周府。

  陈泽兰回到府内先是去立雪堂给老太太请安。

  周老太太慈眉善目的坐在大炕上,穿着暗红色绣着寿桃的比甲,一只银篦隆起头发,依旧是一丝不茍,周溪宁身上的桃红色白边比甲衬得人更加娇俏,站在一旁伺候,头上的蝴蝶描金步摇轻轻晃动,不仅把周老太太哄的喜笑颜开,就连堂内的嬷嬷们也都笑了起来。

  陈泽兰进来请安,坐在一侧的椅子上,“母亲,事情已经办妥,捐了香油钱,也请了主持诵经。”

  周怀宁也立在一旁。

  周老太太对这个大儿媳再满意不过,到底是陈家出来的女儿,做事管家都是一等一的,这么想着,不由得开口说话都柔和不少。

  “你办事,我一向放心的。”说完又看到旁边的周怀宁。“我们五姑娘也是有心,你七妹妹已经大好,昨个晚上还过来给我请安,想着也是你虔诚的功劳。”然后招手让郑嬷嬷拿过来一个匣子,“这是给你准备的一些小玩意,这路途遥远,天又不好,也是辛苦你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