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渭州起乱34(1 / 2)

时间又过去数日。京兆府派近千府军护送的银队终于将银两送到东京。除去黄裳安排两个高手继续盯着盗贼外,谢三真也没有再派人去调查这事。

他没管过钱,但也知道现在京兆府的赋税收入多少,所以没有特别在意。相对这事的他对那些黑衣刺客有事显然要上心许多。这是接连派出几拨人去打探消息,甚至买通江湖上贩卖消息的人都没能得到任何线索。那些黑衣刺客好像在京兆府凭空消失了。这也让得谢三真暗暗怀疑京兆府内有官员做内应,也不排除是王杰的可能,他有这种能耐。

在长安城滞留了月余,天气也逐渐转凉,长安城的地形图已绘制完成、城内建筑设置谢三真也熟记于心,见刺杀自己的人始终没有进展,谢三真便带着众人向渭州府而去。

渭州城,种府,前厅。

军神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面带严肃,剑眉横竖,不怒自威,端坐于上位。种府大公子种浩,二公子种溪,长孙种彦崇与几位门客,坐在厅中两侧。

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并不在此处。他正率领边军将士,驻守于延安府。

大宋两位军神种师道、种师中兄弟两人的军事指挥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兄弟两人驻守大宋西北,为大宋防范西夏与辽国,令两国不敢来犯,威震天下,令西北种府之名,惊彻天下。只可惜兄弟两人都已暮年,英雄迟暮,种师道年过七旬,种师中年近七旬。

种师道望向厅中,沉吟道:“浩儿,按时间推算,太子是不是已经到渭州了。”

闻言,种浩应声道:“回父亲,今日探马来报,太子已经抵达渭州,同他一同前来的,有大内高手黄裳和他府上两个护卫叫做狄春狄冬的。他们上个月在京兆府发生了点意外,不过还好,问题不大。”

虽然谢三真人还未到,倒是他的一举一动,早已掌控在渭州种府手中。原本种师中对于赵佶赵桓这对醉情山水痴迷书画的父子,心有芥蒂。种师中对赵桓也早已没了想法,权当做是个路人。

不过,今年春节后至今这短短半年,大宋发生的事情让他出乎意料。宋金签了海上盟约,打算合力灭辽,大宋境内农民起义不断,童贯多次发来调令,希望调一部分边军平镇起义,都被种师道回拒了。

原本种师道也没太在意,因为不管谁当皇帝,他依旧是西北王,不管面对的是西夏还是辽国,他都无所畏惧。直到近些日子不断有探马来报金人频繁出入西夏,种师道有点慌了,总感觉随时可能要和西夏开战。

种家自打种师道爷爷种世衡那一辈开始便一直在西北驻守抵御西夏,双方互相攻伐,互有胜负,直至仁宗朝范仲淹经略西北之后,西夏连年败退,西夏一心求战,种家只是坚守不出,几十年来,西夏皇室早已恨透西北种府。

而现在金人频繁出现在西夏,要知道金国和西夏并不接壤,要想进入西夏要么从大宋穿境而过,要么从辽国穿境而过,大宋是不可能放金人进来的,至少到了西北种府是不会让金人去西夏的,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金人从辽国境内到的西夏,而金人能轻松在辽国境内穿越,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辽国的形势岌岌可危。如果辽国被灭,西北种府将会陷入被金军与西夏合围之中。想到这些种师中便忧心忡忡,想让赵佶给调兵,但大宋境内境外皆有战事,甚至有时需要他这里抽调兵力援助。

如今,种师中都不知道以何等身份见太子。臣子?老前辈?上下级?

他正思忖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