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2)

这边安文霄看着安文煜还是无动于衷,安文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安文霄也知道流民的问题,一路上他俩已经讨论多次了,只是没想到辛苦了一路,问题居然会转到他们头上。安文煜虽然没有辩解,但是他心里也明白,让刘恒刘大人和王归王大人去说远比他俩人说得皇上觉得更可靠,他俩辩解什么,目前在皇上心目中终不会完全相信。

这时安文泰突然站出来:“皇上,儿臣认为流民众多,放其进来必然会扰乱京城秩序,而且京城是皇城重地,如此多的流民,臣担心对皇城的安危和平安。”

这时安文煜突然发现安文仪似乎一点也不在乎安文泰的指责,转念一想安文仪所在南境是财帛富庶之地,奏章里面又写了安文仪是调集南境之粮解湖州之难,皇帝也许不相信安文仪,但是南境的富庶却是实实在在的,似乎最无可能的就是安文仪前往赈灾的湖州,想到这里安文煜不免忧虑的皱了皱眉头。他抬眼看了看皇帝,皇帝对安文仪说法既没有反对也没有同意。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沈敛突然开口:“皇上素有仁德之名,如果强制驱离,置民生于不顾,恐会引起民乱,此事发生在天子脚下,臣认为还需妥善处置。”

此话显然得到皇帝的认同,点了点头:“沈卿此话有理,百姓若不是窘于衣食,怎么会轻易远离其乡土。”皇上之意已经明确,在场人都不再说话,正不知如何处置:“文煜世子,你是户部郎中,此事应属你管辖,可有对策?”

安文煜正暗自思索,被皇上这一问,停顿一下说道:“皇上,臣认为逃移之民只要不出吾疆域之外,就是我盛朝之民,必须加以抚之,民生安则国之安。”皇帝听着不住点头,安文煜又说:“不过,安将军说得却有道理,流民甚多,放任其入城,安置流民的安保、居住、饮食集中在京城之中,确实难以管理。”

皇上被安文煜后面一番话又弄得不耐烦,安文泰在旁白不屑的笑着说:“文煜世子好口才啊,说了跟没说一样。”

安文煜不予理会,紧接着又说道:“臣认为,可以分而治之,京城之外也有地方未受到灾情影响,可以转移一部分流民前往未受灾之地,就地入户,招抚复业,给与荒地和种粮,免其三年赋税和徭役;另外京城急需扩充兵备,可以招安一部分流民作为官军;如有流民想返乡,可给与一部分钱粮准予返乡,同时昭告天下如有流民流经当地有余荒地,可随地占籍,令有司善抚之,但必须使之专事农业,若有不务耕种,是为游民,逮捕之。”

一番言论下来,皇上不住赞许,刘恒等在座各位大人都无不同意,安文霄听完真是打心底佩服自己这位哥哥,能在这么短时间想到对策,看来不是哥哥说的这五年看书写画。安文泰也听得无可辩驳,虽然不服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是现在最为周全的想法。只有安文仪,虽未表态,一直摸着衣角,若有所想着什么。

皇上心情大为舒展,当即决定由安文煜负责流民安置事宜,其余各部全力配合之,不容推卸。

出了偏殿,安文仪匆匆离开,安文泰临走时看了一下安文煜,转身就走了。刘恒、王归、沈敛与安文煜、安文霄一起簇拥而出,对安文煜先是夸赞一番。不过刘恒也嘱咐安文煜,虽然安置流民已有对策,但安置流民事关重大,弄不好容易引起百姓骚乱,一切以稳定当先,安文煜恭敬地一一应允。

安文煜和安文泰一一告别几位大臣,安文霄一脸崇拜看着安文煜,安文煜没理会,叫安文霄赶快回宅院,后面有事还需商议,众多细节需要谋划。

回到安雀阁,赵襄子已经等候多时,回来时两兄弟神情完全不一样,安文煜思虑甚重样子,一句话还没说回到寝室洗濯一番,安文泰则是一脸喜悦,说哥哥今天又要立功,给他派了一个大差事。赵襄子跟随安文煜在宫里多年,自然不会相信安文霄所说,想必一会儿一定会再行详说,不再追着安文煜问明情况。只是,召侍从过来,多准备些吃食,嘱咐准备好居家之服,刚刚回京,又发生的变故,还是先放松一下再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