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游走62(2 / 2)

李小军冷哼一声,心中暗想:有枪不用,还跟你讲什么武德?

失去了机动性的骑弓手,在重甲铁骑面前毫无抵抗之力,宛如待宰的羔羊。

王德伐手中的三眼铳挥舞得密不透风,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

与此同时,姬奇带领的大顺长枪营也加入了战斗,他们的黑杆枪在战场上同样所向披靡。

清军骑弓手手中的腰刀,在三眼铳和黑杆枪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此刻的董方策手中,只剩下步兵和炮营,想要支援骑弓手却已来不及。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一千骑弓手,化为战场上的一缕缕冤魂。

在歼灭了清军骑弓手后,李小军一边命令枪刃骑就地填装弹药,一边向王德伐和姬奇下达了下一步作战指令,便率领枪刃骑向红衣大炮阵地冲去。

而王德伐和姬奇则依照李小军的命令,带领手下向另一个方向疾驰而去,准备迂回包抄。

填装完弹药,李小军抬头振臂高呼:“端了那群鞑子的炮阵!”

他的声音激昂且决绝。

话音刚落,他便如离弦之箭,一马当先冲向董方策的炮阵地。

夏建仁和枪刃骑兵们紧随其后,他们的冲锋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风暴,席卷着战场。

此刻的李家军们,个个卯足了劲,誓要拿下董方策的炮火阵地,阻止阳朔城内的无辜百姓,继续受到残酷的炮击。

他们的决心坚定,眼中喷出复仇的怒火。

董方策看到这一幕,心中骤然一紧。

他急忙下令,让褚参军率领两千步兵从中军火速驰援炮阵。

这两千名清兵,身着布面甲,半数持火铳,半数挥长刀,步伐坚定地奔赴战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褚参军所带领的一千火铳兵,他们手中的火器非同寻常——那是鲁密铳,董方策火铳营中的佼佼者。

这款鲁密铳,可是崇祯年间太学士赵士祯的杰作,其射程之远,堪称当时之最。

说起这鲁密铳,它的来历可不简单。

赵士祯从奥斯曼帝国使臣朵思嘛那里,学到了先进的火器制造技术,不惜自掏腰包,召集能工巧匠,历经千辛万苦才研发出这款传奇火铳。

这火铳枪管长六尺、重八斤,需双手持握,射击时则需单膝跪地。

尽管这些鲁密铳由明朝军械厂制造,工艺略显粗糙,且为了防止炸膛,实战中的火药填装量不得不减少,从而影响了其射程。

但即便如此,它的射程仍然远超李家军的枪刃。

褚参将率领的两千步兵,迅速在炮阵前方两百丈处摆开阵势。

一千火铳手挺立前排准备射击,一千长刀手则严阵以待在后保护。

眼见李小军率领的枪刃骑,即将进入鲁密铳的射程范围,褚参将一声令下:“举枪!”

霎时间,一千火铳手整齐划一地举起手中的鲁密铳。

然而李小军识得清兵手中的火器厉害,对其射程了如指掌。

就在即将进入射程之际,他突然勒马转向,带领李家军巧妙地绕过了清军阵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