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断粮37(2 / 2)

李小军心想:不烧难道还留给你们啊?

他拿出一个大鸡腿,递给张友德:“我们不吃干粮,我们都吃这个。”

张友德接过鸡腿,平日里鸡腿也没少吃,但听说李小军的士兵天天吃鸡腿,他吓了一跳。

“尝尝。”李小军示意他吃。

张友德咬了一口,味道鲜美,比他吃过的任何鸡腿都要好吃。

他愣了一会儿,突然问李小军:“这是皇上赏的御膳?”

他想,只有御厨才能做出这么美味的鸡腿。

李小军笑着说:“不是御膳,但比御膳好吃。”

他心里想:这老广东的秘制调料,加上现代科技与狠活,明末的御厨怎么做得出来?

张友德还是不信:“你们士兵天天吃这个?”

李小军点了点头。

张友德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那我输得不冤!不冤啊!”

所谓明军不足饷,足饷不可敌。

战乱时期,粮食比金钱更宝贵,有钱也未必能买到粮食。

足饷,哪有足食香?

李小军信守诺言,释放了张友德,不仅如此,还把他手下的兵士,连同那些运粮队的俘虏,都交还给了他。

此刻,在广西桂林那座靖江王府里,作为临时行宫,永历帝与一众大臣,正激烈地讨论着御驾东迁的事宜。

安化郡主也身在其中,每个人都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

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上前禀奏:“皇上,李成栋率领六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锐不可当。臣愿意前往说服孙可望将军,迎皇上前去贵州躲避风头。”

马吉翔因在广东时拥立皇帝有功,被委以锦衣卫指挥使之职。

后来在护送永历帝前往桂林的途中,他对皇帝无微不至的照顾,赢得了永历帝的深厚感激,因此被封为永安侯,入主内阁,专门负责票拟之事。

然而,吏部尚书路振飞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启奏道:“孙可望本是大西军的余孽,曾是祸乱我大明江山之贼。皇上乃万金之躯,怎能陷入那贼子之巢呢?”

说起路振飞,他原本追随隆武帝逃至汀州,但汀州失陷后,他逃至一海岛上。

后来永历帝在桂林召见他,那时广东已大部沦陷,他只得搭乘海盗的船,在永安登陆。

历经千辛万苦,独自跋涉,终于抵达桂林。

当看到永历帝时,路振飞已是衣衫褴褛,形同乞丐。

但永历帝见他坚韧不拔,对大明忠心耿耿,于是封他为太子太师,任吏部尚书。

路振飞继续说:“陛下,您不如前往四川柱石宣慰司,那里有名将秦良玉在,定能确保您的安全。”

永历帝听了,心中犹豫不决。

马吉翔反对道:“秦良玉虽然勇猛善战,但如今已是年老体衰。她的儿子‘小马超’马祥麟虽然英勇无比,但早年在守卫襄阳时便已战死。现在,还有谁能保护皇上的安全呢?”

司礼太监庞天寿也附和说:“奴婢观天象,贵州得天父庇佑,皇上移驾此地,定得天恩。”

永历帝仍然犹豫不决。

这时,安化郡主轻声在他耳边说:“皇兄,我听说孙可望野心勃勃,想要称帝,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皇兄,如果您前往贵州,只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