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30(2 / 2)

接下来的日子,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清兵并未靠近帽峰山,士兵们的骑射训练也比预期更快。

唯一的问题是那些西洋燧发枪,尽管比明末的火铳精良许多,但仍存在炸膛的风险。

火药稍微多填一点,炸膛的可能性便大增。

减少火药,射程和穿透力又会大打折扣。

明朝的鸟铳,按标准填装,有效伤害距离可达四十七丈,十九丈内可穿透盔甲。

但由于军械厂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枪管往往粗制滥造。

为了避免炸膛,不得不减少火药填装,有效伤害距离降至三十二丈左右。

而燧发短枪,枪管更短,有效射程本就有限,减少火药后,射程更是大打折扣。

西洋火枪的枪管工艺虽略胜明军一筹,但差距并不大。

在那个时代,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本就不易,还要受限于锻造工艺。

因此,当时没少几根手指,瞎一两只眼睛的话,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名老枪手。

这日,李小军闲来无事,便踱步到山寨的射击靶场,想给士兵们指点一二。

他上辈子是个特种兵,神枪手的技能都是他的标配,虽然火铳和现代枪械天差地别,但射击的精髓,却是一脉相承。

关宁寨的靶场不大,但对于训练手下这几百号人来说,已经足够了。

靶子是用稻草扎成的假人,身上绑着木板,木板上画着层层圈圈,木板被射烂了,还能换新的。

李小军走到射击位,看到义诛正在教士兵们射击,便说:“老义,让我来试试。”

义诛是关宁铁骑的精锐,常年与清兵交战,对大明的地方守军一向不放在眼里,觉得他们不过是些摆设。

他虽然佩服李小军的智谋,但对李小军的射击技术却不以为然。

他微微一笑,将手中的燧发枪递给李小军,心里却在等着看笑话。

李小军接过枪,对着二十丈外的靶子,随意地开了一枪。

随着一声巨响,子弹像流星一样,直击靶心。

虽说靶心画得比李小军前世的标准靶心要大不少,但考虑到火铳的精准度低,此刻正中靶心的难度,比前世要高出不少。

作为一名前世的神枪手,瞄准射击对他来说,就像是呼吸一样的本能,不需要刻意去做,一切都在不经意间,下意识就已经完成了。

义诛惊掉了下巴,李将军竟然在瞬息之间,就已经完成了瞄准,如此枪法,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李小军伸出手,义诛连忙递上另一把事先装填好的燧发枪。

李小军接过枪,又是一枪,几乎看不到他瞄准的动作,子弹再次命中靶心。

义诛既惊讶又佩服,他见过的射击高手,没有一个能像李小军这样,轻描淡写中两枪连中靶心。

这时候,士兵们都停止了射击训练,纷纷围了过来观看李将军的神射之术。

李小军再次伸手,义诛赶紧递上另一把枪。

果然,李小军的枪法依旧精准,再次命中靶心。

无数喝彩欢呼声,从围观的士兵传来。

这时,义诛对李小军的敬仰,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再也不敢小看地方守军了。

他恭敬地说:“请李将军指点我们射击之术。”

李小军也不推辞,开始教身边的士兵如何更快、更准确地瞄准射击。

讲了一会儿,那些悟性高的士兵,已经开始按照李小军的教导进行练习了。

这时,方长缓步走了过来,对李小军说:“李将军,我有个想法,想把黔宁靖昭王沐文英公所创的三段射击之术传授给我们的将士,您觉得怎样?”

李小军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然后开口说:“沐王爷的三段射击之术,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士兵们分成三排,一排射击,两排装填,这样轮流进行,能保持火力不断。这方法,确实高明。”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但这个方法还有改进的空间。我有个想法,可以称之为分工射击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