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枪刃9(2 / 2)

袁崇焕手下的关宁铁骑,曾是大明王朝最后的荣耀,如今却因崇祯帝的多疑,成了吴三桂手中的屠刀,令人扼腕。

关宁铁骑所装备的三眼铳,构造独特,三根铁管成品字形,以铁箍固定,铁管由熟铁锻造而成,后端有套管,可固定在木棍顶端。

每个铳管外侧都有一个小孔作为火门,共用一个药锅,点燃后三管齐发,威力巨大。

三眼铳的本质,是作为重锤对付敌方的重甲,钝器的锤击能造成震荡内伤,对重甲士的伤害远超锐器。

而火铳则作为辅助,三管齐发的短程威力,足以令人胆寒。

关宁铁骑的战法,是打完一轮火铳后,便抡起三眼铳冲入敌阵,他们从不担心火铳的二次填装问题。

这种战法对于重甲兵种极为有效。

而在冷兵器时代,重甲兵才是战场上真正的噩梦。

但关宁铁骑的机动性却因重甲而受限,马匹负重巨大,行程也大受限制。

李小军清楚,面对清兵的强大,正面交锋胜算渺茫,机动性变得至关重要。

他的脑海中逐渐构建出一把名为“枪刃”的武器雏形。

它由两把自生短铳夹着一把刀刃组成,三者共用一个握柄,而两把短铳的发射机括各自独立,可以先后发射,不同于三眼铳的齐发。

这种设计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更加灵活。

作战思路与关宁铁骑相似,打完两发子弹后,便可以当作战刀使用。

这样的轻骑火枪兵,奔袭绕后,对无重甲士兵的杀伤力极强。

当然,面对重甲兵,情况会复杂许多。

但考虑到初期实力较弱,他们不会选择与重甲兵正面硬碰硬,而是利用速度优势,使对方难以应对。

待到后期实力壮大,再考虑如何强攻重甲兵的问题。

李小军清楚,手头上既缺乏材料,也缺少工匠来打造他心中的“枪刃”。

然而,广州却能提供这一切。

广州,这个历史悠久的商埠,经济繁荣,工艺精湛,远非潮州府所能比拟。

如今,作为南明绍武帝的政治中心,必然汇聚了众多铸剑造枪的能工巧匠。

而且,广州人口众多,招募士兵也相对容易。

到了广州,将多余的白粥榨菜出售,换来的银子足以招募一支军队。

更重要的是,必须通知绍武帝,让他防备清兵的偷袭。

只有保住了繁华的广州,才有经济实力将抗清事业转入持久战。

否则,一旦失去广州和广东,局势将不可挽回。

现在,距离广州沦陷已不足二十天,时间紧迫。

李小军决定让士兵们好好休息,解除今日战争的疲劳,明日便朝广州进发。

他仰望天空,感受到历史的重担沉沉地压在肩上。

此刻,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呼出,然后转身,步入大厅,朱梅紧随其后。

走进大厅,庆功宴已经准备就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