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夜读《元道经》(2 / 2)

方聪听完把扉页翻开:

处世皆为道,非只颂文经。

勿捞水中月,莫贪风月镜。

成仙路飘渺,望君及时醒。

现世除顽疾,功成自有名。

琢磨了一会儿,方聪自言道:“莫非是要修行之人不可心急,如老君所言: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劝告我们这些修道之人先要斩三尸?”

方聪和唐洪易还在讨论扉页偈,许彦带着闻空进来了。许彦见两人讨论的热烈,说:“说是一起研究,你们两个倒是自顾自的先看起来了。”方唐二人听到许彦说话,和闻空寒暄一番过后,说:“你们来得正好啊!我们两个刚刚看着扉页偈有趣,故而先看了起来。”说着给许彦和闻空分别递了一本《元道经》。

闻空看完问:“这偈出自谁手?看起来不似我方外之言,该不会是刻印之人胡乱删添的吧?”唐洪易说:“听说是从湛寂宫传出的版本里就有,就是不知是原来就有还是虚尘子加上去的。”许彦说:“虽然不似方外之言,我却觉得在理的很。经文里面的修道法门,虽是简便易行,给了世人一个成仙的机会,但纵观神仙名录,流传世间不过几人,除去张道陵祖师开宗立派为人传诵,便只吕祖一人因其仗剑执义、扶困济贫而妇孺皆知。我们说仙人还需世人香火供奉,诵经诵出来的仙人不为人知,没有香火供奉,在那仙界又该如何自处?那些广受香火供奉的人,我们又怎么判断他没有成仙呢?”

三个人听完许彦的解释,都陷入沉默之中,方聪略带怒容说:“许师弟,你这不敬神仙的坏毛病还是没有彻底改掉,仙人又岂是如此被你我拿来揶揄的?”许彦说:“我只不过是借这些理论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方聪把自己对扉页偈的看法分享了一下,唐洪易并没有明确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说较为认同方聪的说法。方聪说看着闻空说:“闻空大师,您觉得呢?”闻空说:“老衲倒是觉得许道友所言不无道理,成仙不能只是诵经,还应在世上历练,如我佛门各佛、菩萨、罗汉都是几世轮回修炼而来。只是,这经文也不可太过看清,有如此经文出世,给了世人不出家就能修道的念想,利用好了,贵宗兴旺指日可待矣。”

方聪听到闻空这么说:“大师言重了,贵宗顿悟之法,岂非比之《元道经》更胜一筹。大师此时也先不讨论这两者谁优谁劣,今夜请你来,主要还是想请您帮我们解读这《元道经》。”又对许彦说:“许师弟,关于扉页偈你我都先保留意见,各执一词争论不下也不行。毕竟这只是一个无关轻重的偈,先把这经文摸透才是我们的目的。”

方聪发了话,许彦也不好继续争论自己对扉页偈的看法,当然他也知道方聪一心修道成仙是不可能认同自己的。

桌上灯油添了两次,茶壶里茶叶换了四次,四个人还继续坐在四方桌前讨论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