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第367章 罪与罚(4) 551(1 / 2)

星城再往北的很大一部分地区已经连续降雪多日。

道路积雪严重,除雪车24小时工作。

高压电塔变成了白色,电线也变成白色,北部世界都变成了白色。

湘南没采暖。

茶炉滚滚,会客室里的空调暖风开得很足,不冷。

张双贵给陈婉沏的是上好的云雾茶,还十分贴心的让秘书给陈婉带来的人都倒了热茶。

15岁离开小山村,张双贵在整个湘南闯荡了快四十年,积攒下偌大家产。

吃了多少苦不说,已近半百的他因为主接政府工程,练就了很深的城府。

陈婉美,他不多看,说话时也只是眯着双眼,一脸坦荡。

在这年轻的小妮子面前,他知道自己的家业实在上不得台面。

这次大费周章地要见陈婉,张双贵有自己“不得不”的目的。

从一个批发市场的卖菜摊主到合伙跟人做生意,再到演化成包工头。

张双贵知道埋头吃苦不是发家之路。

做工程的时候,他萌生了亲近政策的思路。

没有关系是拿不到官方工程的,没有经济基础,也建立不了关系。

他多方打听,找到了一条终南捷径,就是做慈善。

本身就是做建筑的,张双贵知道盖一所山区学校花不了几个钱,捐点儿物资更花不了几个钱。

三十岁的张双贵由此走上了扬名立万之路。

有了“善人”头衔,他顺利的从偏僻小路亲近了想亲近的人。

一来二去,他让致富大道变做一路绿灯。

修路、修桥、修学校,他接的都是政府项目,结款稳健,利润丰厚。

盖学校、捐物资,这都是他做工程剩下的边角料,没成本。

十几年,秉承着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哪里穷,他去哪,名声越来越响。

但今年不同了,大环境变了,建筑行业大热,他想正式进入房地产市场。

旧业不放、拓展新业,这是新时代的新思想,张双贵也想与时俱进。

房地产是新思路之一,另一方面,他通过自己在众农村地区的影响力,揽下了多地“一县一品”的申报业务。

一县一品,经由fly集团审核通过的项目会有全套一条龙孵化政策。

包括投资建厂、品牌注册、宣传推广、销路铺陈等等等等。

张双贵敏锐察觉到了这里的商机,他去帮助村民申报孵化,占品牌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分成。

他觉得自己比fly集团要聪明,因为自己广撒网,但一分钱成本都没,空手套。

而fly费工费力,也只占百分之二十。

fly是陈婉的,有飞鸿地产、有飞创、有飞越,更有未来基金…见她,一石好多鸟。

而这个时候,“慈善事业”再度变成张双贵向上攀爬的垫脚石。

他心里得意,觉得人生的确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昨天,在陈婉接过名片的那一刹那,张双贵就知道这事儿八成成了。

于是,昨晚连夜张罗了一点物资,其实大部分都是空箱子,故意装在小货车上装装样子给陈婉看。

“人生就像腌制老坛酸菜,头上是压力,脚下是水潭。不努力奋斗,就要被你们这些年轻人彻底落下啦。”

张双贵有些胖,整日迎来送往、混迹酒局,所以肚腩很大。

虽然在陈婉面前,他实在是谈不上什么形象,但毕竟男女对坐,又是自己的主场,他实在不想让自己的气势落入下乘,是以挺直了腰板,用力吸着肚子,佯做自如地给陈婉倒茶。

只是这一切在长久司空见惯了高层次场面的陈婉等人看来,着实有些滑稽。

张双贵吸溜一口热茶,大手一摆,开始借茶自夸:

“云雾茶有很多产地,庐山、云台山、英山,其中又以庐山云雾最有名气,历史也最为悠久。

“这二斤上好的茶叶,就是我去帮助那里修路时,一个领导送的。

“陈总尝尝,大家都趁热尝尝。”

陈婉和蓝雨对视一眼,然后捧着茶杯问张双贵:“张总,我大概能猜到你是想跟着未来基金发展慈善事业。

“这是很好的事情,也是我们吸纳同好的一贯宗旨,这样,未来基金的过往履历都在官网上,相信你在找我之前已经有所了解,您这边……”

“好好,素来听闻陈总是女中豪杰,做事讲究个效率,我就不寒暄了。”

陈婉开口说了一半,张双贵立时明白其意。

他冲年轻高挑的女秘书招招手,后者便把抱着的笔记本电脑拿了过来,在茶台上翻开。

没用过多准备,屏幕亮了之后,直接就是一个事先打开的ppt。

陈婉没动手,女秘书随着张双贵的讲述,一页页给她看。

文字介绍不多,尽是图片,有张双贵在省内十五个贫困山区捐赠的希望中小学,还有二十几条偏僻的慈善公路。

零零碎碎,善意满屏。

陈婉边看边点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