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第346章 十日谈(上)(万字章) 515(1 / 2)

来,李父多少养出了些小派头。

李母瞪他一眼:“好好和女儿说话。”

黑夜里,三人两前一后缓缓走入灯光的范围内。

李父在心里捣鼓了一番准备好的说辞,正待开口,却看见女儿挽着那嬉皮笑脸的小子走了进来。

“?”

“?”

老两口都愣住了。

这是……大大大大大老板来了?

李理淡淡说:“爸妈,我们回来了。”

方圆跟着说:“爸……”

李理掐他一下,方圆改口说:“伯父伯母,我也来了。

“嘿,好久不见呀,你们身体可好?天气这么冷,咋不关门腻?”

李母:“……”

шшш★ Λ n★ c o

李父在心里给自己动员一番,什么老板不老板!女儿的男朋友而已!

正要开口。

邹安从后面也打了个招呼:“嗨,大叔阿姨,我也来咯。”

说着双手一拎,一边礼盒,一边酒盒。

“我还带了好酒,整两口?”

——

——

“嚯哟,这酒不错叻,来,来来,夹菜。

“鱼是我下午在池子里刚钓上来的,新鲜。

“她妈,你再去炒个花生,我听说北边人喜欢吃那个下酒。”

李母笑呵呵去了,李理也想笑。

看着方圆和邹安打配合,一个哄自己父亲开心,一个帮着灌酒,她是真的开心。

方圆不避不藏,不躲不让,他大大方方告诉了她爸妈:我疼你们女儿一辈子。

第一杯酒前,方圆只说了一句话。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曾经她比我先知,传授我知识,但姿势可太多了,几年的时间是教不完的,人生漫漫,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好的朋友可以互相学习,夫妻难道不也是互为师长么?

“孔老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难道我们非要找个任何道理都教不到我们的人去相爱么?没这个道理不是。

“邹哥,你说对不对?”

邹安猛点头:“一点儿都对。”

方圆说:“我疼你们女儿一辈子。”

老两口被他哄得跟什么似的。

李父不知道说啥了,索性就啥也不说,直接张罗加菜开喝。

不知道有客人来,起初桌子上只有一道鱼、一盘肉和两道青菜。

李理口淡,鱼是清蒸的,肉是煮好切片的。

她陪着妈妈去了厨房亲自给方圆做菜。

李母问她:“你看好他了?”

灶台前,李理弯着腰挽着袖子,半边头发垂下,歪头笑看母亲。

仙子姐姐小厨娘说:“我会陪他一辈子。”

新炒两道菜上桌,五人开整。

东北人最会活络酒桌气氛,三言两语,邹安和方圆给老两口忽悠得直迷糊。

堂内其乐融融。

李母和李理不喝酒,俱都笑眯眯地给自己男人夹菜。

邹安对自己在场应该起的作用心里明镜似的,频频抬杯。

往往都是“大叔你随意我干了”,半场没结束就把自己灌成了废材。

李父平日喜欢自饮自酌,能喝着呢。

方圆赤膊上阵。

最后二对一,打个平手。

李父喝多了,脱下外套,拽拽身上的爸爸衫说:

“我们这代人苦过,知道饿肚子的感觉,到了这个岁数,我们什么都不求了,吃也好喝也好,穿更不需要。

“你和理理都是好样的,有钱了也不要乱花,要做些好的事情。

“我知道你最近在做慈善,这是良心,我和她妈这几天私下会说你有善心,有福报。”

方圆醉眼朦胧地点头:“我的福报就是你们女儿。”

李理把发丝别过耳后,摸摸他的手背:“别再喝了,喝多难受。”

李父摆手:“要喝的,他工作忙,以后也会少见,难得来,要喝要喝的。”

方圆说:“喝。”

嘎嘣了几个花生豆,李父叹道:

“这一年多我跟着工厂也去了不少地方,也学会上网了。见识多了,才知道年轻人现在多不容易。”

李父嘟囔了一些社会小现实,最后又感慨:“我觉得男的60女的55结婚最好,一结婚就有退休金,不用上班,不用生孩子,没有婆媳关系,没有车房压力,一下子就白头偕老。”

他老伴拍他一下,用方言骂了一句什么。

满桌大笑。

李父晃晃悠悠问方圆:“你们俩,我和她妈都不管啦,你什么时候提亲,我什么时候嫁女儿。”

酒精作祟,方圆血气上涌,迷迷糊糊左摸摸右摸摸,嘟囔着:

“对对,提亲提亲,现在就提亲。”

母女俩对视着笑,李父坐正了,打了个酒嗝说:“快,快快。”

方圆从兜里往外不住掏东西,两个手机、钱包、钥匙……

最后感觉不够,又拍拍趴在桌子上的邹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