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第218章 农家院(下)(8K) 315(1 / 2)

年轻人的夜晚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正餐、酒吧和续摊。

正餐是吃饱肚子浅酌助兴,说白了就是大桌上的集体话题,用以寻找契合者。

酒吧,顾名思义,离开了大桌的人们找到了三三两两的小群体,继续吸收酒精,加深印象,寻找单线目标。

续摊的花样可多了,喝得五迷三道,暧昧氛围已经拉满,接下来的目的地分为几种:

面馆儿馄饨摊、火锅烧烤店和7天速8等数字小旅馆。

方圆的这个夜晚也分为三个阶段。

一、【大桌】

十月中,节气已过寒露,来北方海边旅游的人少了,农家院正式进入淡季。

于是,范之瑶只用了一半的班费就包下了这个偏僻“民宿”的一日一夜,只是食材另算。

自诩为商业女强人、理财小能手的生活委员很懂生活,并没有再套集体腰包。

比如摘果子,还没熟透的苹果自然没几个人想吃,于是她就选了五个自愿报名的同学,封为“采摘达人”,由他们自己集资三十块钱交给老板……玩去吧。

再比如钓鱼,十多个男生都要体验。

可大学生有几个会钓的?

范之瑶说钓可以,渔具有限,就八个鱼竿,如果八个人都钓不上来,就必须自费买四条鱼……

水果、鱼,再加上农家院提供的六冷六热,以及同学们自带的零食……

瞧,晚饭整整齐齐、满满登登就齐活了。

四十多个人坐一桌不现实,起初有人提议并上几张大桌,但过于大了,够不着菜。

最后还是分成了两桌。

酒水不能不买,老板每桌送了两箱,不够喝的话一箱12瓶收四十块钱,还算合理。

海鲜是小扇贝、花蛤蜊和快瘦脱相的皮皮虾,以及拌海带丝两大盆,吃光还可以添。

酱焖杂鱼、手撕熏鸡、土豆烧排骨、韭菜沫摊鸡蛋…肉蛋菜都有。

天色一暗,前院的灯带就亮了起来,秋风微凉,但气氛热烈。

推杯换盏之际,男生们吹牛逼,女生们也不再装羞涩,能喝的都沾了酒。

陈逸完美诠释了猴头菇的四种做法:

切片香煎,糊了一面;

炒肉丝,味精过多,吃不出原本的鲜味;

往老板的香菇炖鸡里倒了一些,全是香菇味;

最后煮了一大碗清汤,安洛没喝,不知道被哪个男生当涮杯子的水碗倒了。

陈老四郁闷地干了半瓶子酒。

安洛是个细心的姑娘,主动跟他碰了一杯,抿了一口。

陈老四兴奋了,张牙舞爪地到处喝酒,用以展示其自以为是的雄性魅力。

美女寝的六个姑娘都在这一桌,所以酒精起了作用后,好多男生都往这桌凑。

小男生的操作流程大多都是讲笑话,抛出一个话题,把注意力往自己身上引。

谈理想谈志向谈未来……不说话的就静静听着。

徐清浅有专属的热水,捧着杯享受氛围,听着同龄人口中说的颜色各异的翅膀,奇怪着他们明明有光芒无限的前途,语气中却满是枷锁。

方圆也很奇怪,便问了一句:“为啥你们各式各样的计划都有个相同的前提,“假如我有钱了之后”变成和“俗话说得好”一样的开场白了?”

有人对他反人艰不拆的行为表达不满:“钱不是目的,钱是实现目的的工具。不说成为土豪,总得奔小康吧?不然怎么养家养媳妇孩子?”

方圆决定继续泼他们的冷水:“你们未来的媳妇已经不向往小康了,她们会越来越喜欢尔康。”

不止男生,女生也很费解。

方圆说:“否则你的媳妇和孩子就没办法幸福~”

吃饱了后,方圆主动去另一桌找了个角落坐着,把为数不多的席位留给了真正有需要的追爱战士。

许悠不大一会儿也凑了过来:“这里的菜剩的多。”

真机智。

这桌剩下的男男女女早已经混着坐了,边喝酒边唠嗑。

方圆不打算和许悠抢粮食,专挑凉菜里面的花生米搭配着下午徐安然在海边塞给他的鱿鱼丝下酒。

美景大多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下午的阳光太好了,方圆想去海边拍张照发给陈婉,正巧碰到了徐家姐妹。

徐安然这两天看见他总慌慌张张的,方圆把掉在地上的半袋鱿鱼丝捡起还过去时,小丫头只说:不要了不要了,你留着吃吧。然后就拉着姐姐跑了……

方圆也不知道为啥,就很迷。

这个桌安安静静,隔壁桌热火喧天,林泽瞄着孟静怡,时不时找话头跟人家姑娘喝酒。

杨一帆瞄着林泽和孟静怡,郁闷到傻乎乎地猛灌友军,但向东是山东大汉,三五瓶跟漱口一样。

酒入愁肠,杨一帆到最后把自己喝多了。

顾离跟几个滨海本地同学在聊天,没搭理杨一帆。 孟静怡遥遥看着方圆很久了,等身边的热度下去,女生们差不多都离了席,她才起身端着酒杯走到方圆身边。

“你也爱吃鱿鱼丝?好吃么?”

孟静怡当然不会知道这袋就是徐安然的,她不是滨海人,但也是东北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