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第216章 普惠金融(5K) 312(1 / 2)

第216章 普惠金融(5k)

马路中没人愿意挨着这辆车,所以一路坦途,很快就到了机场。

路上,五舅啥也没提,方圆也什么都没问,三个人只是唠闲磕。

“走了。”

到了地方,林灵珊看看方圆,只拿了一苹果就潇洒地下了车。

五舅跟了下去。

“你这丫头,见色忘友,怎么不跟我说拜拜?”

南航专属进出口外,林灵珊白了小舅舅一眼:“你们不是还要聊天嘛,快走吧,拜拜拜拜。”

五舅嘿嘿一乐:“你是不是跟那小子说啥了?”

“我本来就什么都不知道,能说什么?我来滨海大学是溜达的。”

见小舅只是意味深长地笑,林灵珊蓦地红了脸。

“我和方圆是朋友,他是个很聪明的人,比所有同龄的男生都聪明,思想深度也更高。

我相信他不论做什么,都会有自己的考虑。只是,我希望你……凡事要尊重别人。”

五舅笑道:“这是什么话?傻丫头。

但你说的没错,就是因为他的独特,我才想带一带,这世道好苗子不多了。

可是像我们这种年纪轻轻就惊才艳艳之辈,本就要承受更多东西的。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尼采能说出这句话,也正因为远高于世人的思想深度除了带给了他阳光,还有更多的悲伤。

别人不论看到了我们哪一面,都不会知道其实我们早已经在深渊边缘摸爬滚打了好长时间,白天潇洒自若,晚上就是涕泪横流。

没有什么事不需要代价的,一切人格都源自于过往的经历,更何况是所谓有深度的思想呢?

这种虽无形,却重过山岳的东西,怕是天天看一遍人间百态都练不出来。嘿嘿嘿。”

林灵珊“切”了一声,装作要吐的样子:“自恋死了,你俩都一样,懒得管你们,我要值机了。”

说完挥挥手,转身进了自动门。

回到车上,五舅见方圆正晃着二郎腿啃苹果。

“怎么弄?是去市内吃顿好的,还是就近?”

方圆摇摇头:“刚招待完你大侄女吃了大餐。不折腾了,你给我送回学校门口。这一路还不够聊的?”

“行。”五舅顺手也挑了一个苹果,擦了擦开始啃。

他没示意,但懂事的司机显然听到了目的地,车子发动。

敌不动我不动,方圆一直等着对方开口,泰然自若。

过了两个红绿灯,五舅吃完了水果,又从小冰柜里拿了两瓶巴黎水。

“听过尤努斯么?”

方圆一口气干了半瓶:“哪个尤努斯?”

“穆罕默德·尤努斯。”

方圆点点头,说:“听过。”

五舅抬抬眉毛:“哦?你开始关注金融业了?”

方圆说不是:“去年他不是得诺贝尔和平奖了么,qq新闻弹的,当时我点开看了看。”

“这样啊,时间够,我给你科普一下?”

“洗耳恭听。”方圆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1976年……”

穆罕默德·尤努斯是孟加拉国的经济学家,由他开创了孟加拉乡村银行,被誉为“穷人的银行家”。

1976年,尤努斯走访孟加拉国某个贫穷的乡村时,发现一个名叫苏菲亚的生有3个孩子的年轻农妇。

苏菲亚每天从高利贷者手中获得22美分的贷款用于购买竹子,然后把编织好竹凳交给高利贷者还贷,每天只能获得2美分的收入。

每天微薄的2美分收入,使苏菲亚和她的孩子陷入一种难以摆脱的贫困循环。

这种境况使尤努斯异常震惊,原来生与死的问题是按“分”来计算的。

因此,他找出村里42位有着类似困境的村民,将这些村民们的资金需求汇总后,尤努斯经历了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震动:一共只有27美金!27美金让42个人陷入了永久的贫穷?!

尤努斯当即借钱给了他们。

后来,尤努斯尝试去找一些银行家,希望他们能够为这些穷人提供贷款,但结果可想而知,就像中国有句老话:救急不救穷。

对于任何一个商人来说,借钱给穷人都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于是,尤努斯无奈地又自己出资,尝试向穷人们提供小额贷款,最终这个试验成功地改变了大约500位借款人的生活,普惠金融的理念也由此展开了,尤努斯也因此在2006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五舅娓娓讲完,问方圆:“这就是普惠金融。”

方圆当然知道这个小故事,却仍然故作不懂:“我年纪小,做做小本买卖还行,真不懂金融。”

五舅浑不在意道:“金融只是工具,让钱快速增长的工具。”

方圆说:“我觉得自己现在挣钱挺快的了。” “嘿,你忘了我是专业的?”五舅翻翻白眼:“如果你再不放开那两个网站的融资标准,怕是资金链已经快断了吧?”

方圆点点头:“我确实打算过阵子找几家vc聊聊,总拒绝人家也不太好是不是?”

五舅眼前一亮:“哦?我们这么熟了,你不打算考虑一下艾艺资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