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一撕就坏的能做出来吗(1 / 2)

“骆老板,你要注资我的袜厂?”

良久,宗启颜率先反应过来。

虽然骆枫的话让她有些意外,但说到注资,她的确是有些心动了。

宗启颜对于生意的目标,绝对不会止步在这小小的袜厂。

她有更远大的星辰和大海。

但是,宗启颜知道自己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那就是启动资金太少。

她现在手上的钱,也就只能维持这个小厂的运转。

想要扩张,要么借钱,要么接受注资。

只是想要拉到投资是非常难的事情。

现在可不是三十年后,满大街都是各种风投,各大互联网大厂,天天在扫着各种投资机会。

而且就算在后世有那么多风投,人家投资的基本上也都是高新技术产业。

谁会投资袜子厂呢?

至于小老板,人家完全可以单干,干嘛要和你合作?

客户资源?人家完全可以自己去挖掘。

现在这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客户资源了。

只要用心去找,随时都能找到。

没人投资,只能找亲戚朋友合作?

但这也是最难走的一条路。

亲戚朋友一旦合作做生意,最后只会让你没有亲戚,没有朋友。

赚钱了,亲戚朋友会担心分配不公。

不赚钱了,人家就会说你坑了他的钱。

总归于只要是一起做生意了,除非双方心都很大,不然肯定会有一方不高兴的。

至于借钱?

那就更别想了。

除了两位马爸爸,谁会无偿借钱给你做生意呢?

银行?

银行永远都只会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想让他们雪中送炭是不可能的。

当然,也可以找民间借贷。

只要你能承受得住高额贷款利息。

但很显然,民间借贷做生意是行不通的。

短期的过桥借款没问题,长期生意投资要是从用民间借贷资金,只怕赚的钱还不够还利息的。

恐怖的利滚利,甚至可以直接让你倾家荡产。

所以,宗启颜这类的小老板想要扩大产业规模,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的积累原始资本。

等原始资本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扩大厂房规模,扩大生产。

扩大规模后,继续积累新一轮的原始资本。

等资本达到更高程度,接着扩大。

到了厂房扩大到银行可以贷款了,也就是银行可以锦上添花的时候,公司就可以借用银行资金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张。

同时,公司也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这也是早些年大部分小老板成长起来的轨迹。

当然,也有走捷径的。

那就是真的遇到了一个靠谱的投资者,直接给你投资了一笔钱。

例如眼前的骆枫,就是想要做这样的投资者。

只是,骆枫看上去太年轻了,穿着也是学生模样。

虽然气质似乎很不一般,但是怎么看着都不像是个正经投资者。

所以,宗启颜的询问中,也些许质疑的味道。

“没错,我很看好你厂子的效益,只是不知道你需要多少投资?”

骆枫双手抱胸,笑呵呵的看着宗启颜。

其实,他原本是想要将这家袜子厂收购下来的。

但是看到宗启颜后,这样的想法就消失了。

宗启颜不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自己就算收购了袜子厂,人家也会用拿到的钱继续开厂,做大做强。

这个女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

而且,人家未必会同意将袜子厂卖给自己。

按照骆枫对宗启颜的了解,这是很可能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骆枫干脆主动出击,将收购变成注资。

他要把宗启颜变成自己的合作伙伴,甚至是打工人。

当然,投资不是小事情,也不是一万两万就能搞定的。

以宗启颜的丝袜厂现在的规模来看,想要扩张至少需要十万块钱。

也就是说,骆枫至少也得投资十万块钱才能让宗启颜心动。

十万块不是小数字,现在的骆枫是拿不出来的。

但是只要给他时间,他有信心在短时间内赚到这笔钱。

“骆老板,如果是投资的话我倒是有点兴趣!”

“不过,你也看到了,我的厂子规模虽然不大,但是效益还不错!”

“要是扩张,机器设备至少要增加两台。”

“两台机器的话,至少也要投资十万块钱!”

“两台机器还要多两个操作工,还要两个包装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