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计划52(2 / 2)

他也就会一点点英语而已。

尴尬了。

脸红了。

周建华也觉得尴尬,心想自己高估对方了,连这也回答不出,看来这位同学的英语水平不咋的。唉,的确不该对刚刚上初一的学生抱有什么希望啊,毕竟他们之前从没正式接触过英语……

“OK,听不懂没关系,从今天起,大家开始跟随老师学习英语!”

“英语是一门国际语言,它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交流的增加,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国早在1984年就将英语列入高考必考科目,且与数学、语文并列,成为高考的三大主科!”

“同学们将来想要考上一个好大学,就必须学好英语!”

“……”

周建华滔滔不绝讲述着英语的重要性,以便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李毅虽然在写小说,但一心二用,对于英语老师的言论嗤之以鼻。

这个时期,英语几乎被神话了一般,无数学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然而等到大学毕业之后,真正需要用到英语的机会少之又少。

英语只是一门语言的工具,难道掌握一些科学知识,比如物理、历史、社会发展史等等,还不如懂英语更重要?是要用科学知识来建设国家,还是要用英语来建设国家?

李毅倒也不反对学英语,但反对对英语作用的神化,坚决主张取消英语做为高考中的必考课程。

有点英语基础就行了,真当需要用到英语时,自然而然会去花时间学习。

大部分人其实根本不需要懂太多英语。

你花时间学英语,人家花时间学技术,你怎么超过人家?

但没办法,国情如此,英语是高考必考科目,学生为了考一所好大学,必须学好英语。

这就很无奈!

李毅现在人微言轻,说什么都没用。

要是等他出名了,有了影响力和号召力,或许可以向上面提提意见。

当然,李毅的英语还行,毕竟是学计算机的,但也无需太精通。

你就看雷军的“AreyouOK”,也就大概知道作为一个软件程序员所要具备什么样的英语水平。

嗯,继续埋头写书。

想那么多干嘛。

赚钱最重要,今年要把《飘邈之旅》写完,任务繁重啊。

晚上回家写程序。

网吧计费系统,这可是摇钱树,而且还是孵化器。

要是这款网吧计费系统在全国各地的安装量非常大,那么,以后用它来推广各类软件、游戏以及网站什么的,岂不是效果极佳?

这时,李毅不由想到腾讯的即时通讯软件OICQ将在今年11月份不仅面临国外icq公司软件名侵权起诉,而且账上资金短缺,一台服务器6万元的高价,然而账上仅剩1万元现金,不得不寻求“卖身”。

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没有人愿意买腾讯,所以马化藤等人只能借钱咬牙坚持下去,最终撑到了2000年4月,赶在了互联网股灾到来之前,获得了IDG和盈科的220万美元融资。

李毅想要拿下腾讯,时间很紧,困难重重。

1999年年底,马化藤团队出售整个腾讯公司的最低期望值是100万元,若是等他们获得IDG和盈科的融资,那么,李毅就别想再入主腾讯了。

而且到了2000年12月,移动公司推出移动梦网,腾讯直接起飞,2001年年底就实现了1022万人民币的净利润。

在李毅的计划中,买下腾讯不单单要花一百万人民币,之后长达一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移动梦网没有推出之前,都要烧钱,对比IDG和盈科的220万美元融资,那么,李毅如果不选择让腾讯公司融资的话,那他就必须赚到这220万美元!

亚历山大啊!

网吧计费系统和写书,或许能够实现他的计划。

要是钱还是不够,或许要劝说父母把家具店抵押贷款,但这只能是到最后,不得已才为之。

还是得出名趁早,因为这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