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欣荣小戏场(1 / 2)

武方槊摇摇晃晃走在路上,明月当空,繁星闪烁,是个良夜。

他一时兴起,扭起屁股,拍着肚皮,跳起了胡旋舞。

武方槊唱着歌,跳着舞,想起了他去吏部铨选那日——

进士及第,一群春风得意的小郎君便去了期集院,吃美食品美酒,搞出点仪式感,联络感情为以后铺路。

再醒过来已经日上三竿,武方槊才想起那天是授官的日子。

急忙裹上袍衫,飞也似地赶到吏部,拿到官职的人大多已经走了,还有一些聚在吏部门外的阴凉处嘻笑闲聊,武方槊忐忑不安地走进了吏部公廨。

里面只剩一个干巴老头儿坐在廊下啃着干巴胡饼,胳肢窝里夹着一本名册。

武方槊硬着头皮走上前去,行了一个叉手礼。

还没等他说话,干巴老头儿咽下最后一口胡饼,拍了拍身上的残渣,站起身握住了武方槊的手,笑道:“就等你啦!”

“啊?等我?”武方槊一头雾水。

“你看看,就刚好剩下这一个官位了,你再晚一步,可就没有啦!”干巴老头儿指着名册上的四个大字给武方槊看——芥弥县尉。

“芥弥?”

“是呀,你可真是赶上好时候了,那芥弥城可是出了名的人杰地灵,又有钱又有乐儿,你算是掏着了!”

“啊……”

武方槊一开始的忐忑不安化为了满肚子的疑问,这么好的地界其他人不得抢着要啊,怎么还能轮得到他呢?

可这话他不能问,问出口了就叫不识抬举。

不过干巴老头儿主动给出了答案。

“这分配官职也是门学问!我看你这后生格外顺眼,我就跟你说道说道。”干巴老头儿凑了过来。

“有的人呐,你给他安排的官职他不满意,他可以重新申请授官,按规矩,每个人都有三次申请机会,当然,吏部也可以拒绝,不过嘛,如果人家真不愿意,咱们尽量还是要给人家换一换的。”

这吏部授官就像去西市采买一般,你来我往,讨价还价,尽量谈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那最好的官职怎么能一开始就给出去呢,到后边就剩不好的了,谁要?”干巴老头儿双手一摊,说的有理有据。

武方槊连连点头称是。

“那你快点签了吧,我还得赶紧把名册交到门下省审核,这叫过官,之后中书舍人会起草任命书,等中书省走完了流程,你小子就可以走马上任了,到时候可要好好干!”

老前辈和蔼可亲地握住了武方槊的胳膊,手上不自觉地加重了力道,恨不得让他立刻落笔。

武方槊备受鼓舞,大笔一挥,当上了这个芥弥县尉。

武方槊飞奔回家,将这喜讯告诉阿兄,阿兄用充满慈爱的目光地看着他,随后又说了些什么,武方槊当时只顾着聒噪,也没听清……

“嘿嘿嘿!”

武方槊带着回忆的喜悦回到现实,打着节拍唱了起来:“嘿,芥弥县不大也不小,闻名有三宝,嘿嘿!”

“嘿!一宝名曰白瓷窑。”

大唐瓷器闻名海外,无论是北方的邢窑白瓷还是南方的越窑青瓷,都是达官显贵和海外宾客争相重金求之的宝贝,其中,芥弥白瓷远近闻名,尤其这四五年里,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芥弥白瓷,胎薄轻巧,温润细腻,类冰类雪。

毫不夸张地说,芥弥瓷窑养活了大半个县城,县城内外很多百姓都在窑厂干活,农户们农忙时节回家务农,闲暇时还可以进窑厂学手艺赚口粮,近年来,竟有了“他县富户不比芥弥窑工”的传说。

“嘿!二宝名曰戏神楼。”

芥弥白瓷风头无两,芥弥百姓也跟着“钱”途无量起来,能吃饱饭了就总想着找点乐子,戏神楼便应运而生。

戏神楼每日都有歌舞戏、木偶戏、滑稽戏和杂耍表演,每隔十日便会排演新戏,无数名伶俳优慕名而来,都卯足了劲儿想在戏神楼大展拳脚,如此也使得戏神楼的戏常变常新越来越好看。

到如今就连长安城里的大戏楼都望尘莫及,无数达官显贵不远万里来此就为了看上新戏首场,记下几处拍手叫好的情节,这就是谈资,回去就能跟人吹嘘一番了。

“嘿!三宝名曰治安好!”

又是瓷窑厂又是戏神楼,百姓们不是忙着赚钱就是忙着花钱,哪里还有闲心思去犯事呢,再加上芥弥县令常平是个能为百姓着想的好官,这治安自然就在各州县名列前茅了。

“嘿嘿嘿!这芥弥城真是个事少钱多的好地方!我略施小计便搞定了那群捕吏,等我再干出些功绩来,升官发财指日可待!”武方槊想到这里又甩开膀子跳了起来。

他拐了个弯儿,继续旋转,跳跃,放眼望去,一整条街都插着各式各样的彩色幔子,就算在黑夜中都能让人眼花缭乱。

他这是跳到了戏场一条街。

来芥弥县看戏的人越来越多,眼看一座戏神楼装不下了,周围大大小小的戏场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都指望着能分一杯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