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推举盟主 顺水人情(1 / 2)

见时机已到刘岱便起身说道。

“诸位,静一静,董贼残忍,暴虐不仁,夜宿龙床,奸淫嫔妃,其所言所行,篡逆之心具漏,今我等奉大义,兴义兵,讨伐董卓!然我等兵马之众,高达五十余万,数量之大前所未有,不好调度,应当立一盟主,居中调度,方才好进兵,诸位以为如何?”

“刘使君所言甚是,正所谓蛇无头不行,我等应当推举一位盟主居中调度!至于推举谁呢?本官不才,愿推举刘使君担任盟主,诸位以为如何啊!?”

说话的乃是北海太守孔融,见刘岱提议推举盟主,便第一个跳了出来,表示赞同,且顺嘴就将刘岱给提到了盟主之位上,让刘岱顿时心中一惊。

赶紧说道。

“多谢文举兄抬爱,刘岱文不及袁本初,武不及曹孟德,如何能担任着联军盟主之位呢?不妥不妥。”

见刘岱推辞,孔融还要在劝,却是被韩馥出言打断了。

“文举兄,此言差矣,现如今陛下尚在洛阳蒙难,急需一位强力的盟主,公山兄固然是合适人选,但在下却是认为,渤海太守袁绍袁本初,更加适合担任盟主之位,来统一调度我等。”

言外之意,就是不看好刘岱了,但刘岱本人见此也丝毫不在意,因为他知道韩馥在真实历史上的下场是很惨的,他没有必要与一个必死之人较真。

而且也因此而乐意将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上拿走,赶紧说道。

“在下认为文节兄所言甚是,袁本初四世三公,且敢于在朝堂之上与董贼亮剑,且毫发无损的出得大殿,且回渤海募兵勤王,真乃英雄也!所以,本官也推举袁本初担任盟主之位!”

说完,便也不管众诸侯什么反应,便是直接坐了下去。

与韩馥关系较好的王匡,见刘岱主动退出了盟主之位的争夺,便是直接起身符合起了韩馥的观点,支持袁绍担任盟主。

“刘刺史所言极是,此盟主之位非本初莫属!”

袁绍也是一位人精,见最有机会拿盟主之位的刘岱主动退出,转而推举他来担任盟主,随即就知道了刘岱的打算,但此时正在兴奋头上的袁绍可不管这些,也在想着用什么方法,来回报刘岱的这次推举,随即想了一会儿,便心中有了计较,刚想要开口说话,却是被一人出言打断了。

此人正是是骁骑校尉曹操!只见他起身说道。

“在下认为,此次盟主之位非本初莫属,除了本初,谁都没有资格担任盟主之位,还请本初兄莫要推辞了!”

袁绍见状,也不在谦虚了,因为刘岱和曹操二人已经代表了大部分人的意见,若是他还要在推辞的话,就显示的过于矫情了!

“承蒙各位不弃,绍虽无才,既然蒙各位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家有刑法,军中有纪律,各自应好好遵守,不要违犯。”

众诸侯都说到:“愿听从您的命令。”

袁绍说:“刘岱为副盟主,袁术总管粮食草料,供应各营,不许有短缺。”

见位置的事情已经弄好,随即便散场了,也开始准备着会盟誓师大会!

。。。。。。

翌日

高台之上,有三层,插满了表示五个方位的旗帜,上面绑着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袁绍登坛。绍整了整衣,佩着宝剑,昂然而上,烧香拜了几拜。

宣读盟约道: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读完,割出手中血来,以为誓约。

所有的人都因为盟主袁绍的气势慷慨,不禁都泣泪四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