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十年铁粉34(1 / 2)

见状顾易也没多想,随即将那只耳机递给了桃花眼姑娘。

而此刻,曲库也刚好切到了《三原色》这首歌上。

随着小清新的曲风如风铃般响起,桃花眼姑娘也随着那明快的节拍轻轻摇动了起来,转头问顾易:

“没看出来啊,你还喜欢这种小清新的曲风。”

“那你觉得我应该喜欢什么曲风?”顾易反问道。

“反正从你昨天那首《杀死那个长子》的风格来看,不太像是听小清新的人,”桃花眼姑娘耸耸肩:“重金属?流行苦情?垃圾摇滚?”

“你这话说的,”

顾易不由得发笑:

“就跟我多苦大仇深似的。”

“那你觉得这首歌怎么样?”桃花眼姑娘饶有兴致地问道。

“就……还行吧,”顾易摊了摊手,实话实说:“在新生代的歌手中,尚且算是比较能打的,虽然作曲上用的和弦俗了点,但好在编曲和填词不错,树立起了特异点和记忆点,算是近两年中比较耐听的新歌之一。”

顾易说的很客观。

作为一个科班出身,专门学过系统乐理知识,并且在上一世中不断进行尝试实践过多年的人,他是不会带着有色眼镜和先入为主的观念去评判一首歌究竟是好是坏的。

是的。

不管是在这个时代,还是在之后流行音乐发展的十几年间,一直以来都有这么一批人,对于流行音乐带着极为深重的有色眼镜。

他们只觉得那些曾经在一个时代中流行,霸占榜单的音乐,才是真正的好音乐,是入流的音乐,以此来彰显自己“高端”的音乐品味。

甚至,他们会将一些已经逝世的歌手的作品,奉为世界上最不可逾越的高山,任谁也不可能再进行超越,甚至齐平也不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搞得像是某种宗教教义一样。

如果不赞同他们,轻则会被嘲讽为不懂流行音乐,重则会被扣上不尊重逝世歌手的大帽子。

可事实上,流行音乐的发展,从来都是不断更迭递进的。

没有人能够否认曾经那些歌曲在歌坛中近乎于统治的地位,以及极为上乘的质量。

但同样的,我们也不应该因为过分留恋原先的音乐,而对流行音乐的进步视而不见,甚至对一些明明比较不错的作品嗤之以鼻。

就比如这首《三原色》。

不可否认,这首歌在编曲上是下了功夫的,包括西班牙吉他的使用,曼陀铃的插入,钢琴的渐进,甚至是风铃和雨声等自然声音的运用等等。

而且在填词方面,Chorus部分以及Bridge部分的一些词作,也都很有灵气。

总而言之!

“……就是作曲烂了点,不过好在有编曲和填词拯救,其他没啥大毛病,挺好的。”

顾易总结道。

虽然先前的接触比较短暂,但是从姑娘的唱功和即兴和弦的水平来看,顾易感觉这桃花眼姑娘即便不是科班出身,肯定也学过不少专业性的乐理知识,所以他才打开了话匣子,向姑娘侃侃而谈了这么多关于这首《三原色》的看法与评价。

然而,顾易说完后,却只听身旁的桃花眼姑娘沉默了片刻,老半晌才带着些微微的颤音开口问道:

“这歌的作曲……也没有你说的那么烂……吧?我觉着……还行啊?毕竟一首歌之所以能面世,第一步不就是作曲嘛,之后才有填词、编曲……作曲是灵魂吧?”

“哈哈,”

闻言,顾易不由得哈哈一笑,摆了摆手:

“那只能说作词和编曲老师拯救了这个土了吧唧的灵魂,赞美作词和编曲老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