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点燃四宫(2 / 2)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六年弹指间。

白扶摇自从开辟气海后,以《逍遥道德经》吞虚玄黄之气,将全部精力花在点燃隐星,滋养肉身上,此刻终于只剩下南斗星宫最后一颗隐星点亮,肉身强度和力量提升越到后期越来越少,不过堪堪二转巅峰宝兵强度,调动四大星宫单纯力量怕是也只能达到两万斤,暗道极致的道路果然坎坷,六年时间足以一般修士踏入开脉境。

村口前平地上,白扶摇闲庭信步打起鲲鹏戏珠拳,虽没有使上修为,但是依旧拳风如雷,拳意滚滚,吞虚真意将风吹落的树叶化为齑粉,压迫灵动,难以言表,待到一套打完,悠悠叹道:

“老爹说《逍遥道德经》和鲲鹏戏珠拳本就相辅相成,同出一源,可是吞虚真意和鲲鹏拳意还是难以融合吗?”

他也知道这一拳下去,整个上苍村地面怕都要出现一个窟窿,还是不施展为妙。

“白板,你这拳法离大成还差的远呢。”远处一个胖子向着白扶摇奔跑而来,肥硕的肉肉汹涌澎湃,地动山摇,却疾行如风,手拿一根青绿竹,腰缠葫芦酒,十分独特,白扶摇知道,那是一柄竹剑,圆竹剑柄,浑然天成。毫不夸张来说,他全力跺脚,比白扶摇用鲲鹏戏珠拳倾尽四大星宫所有之力对大地造成的伤害还要大,这不是玩笑。

起初李太白并不胖,反而极其飘逸灵动,也许是大山深处的山气水脉全给予一人。只是从开辟气海,引剑气入体后,就导致肥胖起来。不过老爹说等他什么时候剑气结丹后,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能敢当面叫白扶摇白板的只有一个人,李太白。并不是他实力有多强,只是因为他是白扶摇唯一认可的兄弟,也是他师兄,他比白扶摇大三岁。

李太白,最初并不叫李太白,是白书安收他做弟子给取的,这并不是学塾的弟子。早先他叫李秀莲,山里人觉得名字贱好养活。自从改了个好听的名字,李太白父母在村里更加神气了,逢人便说白先生给我家秀儿改名儿太白,以后叫太白,可别叫错了。惹得村民纷纷前来木屋索名,幸亏白书安熟读书藏,不至于一时词穷。

直到李太白被白先生收为弟子,传授剑道,村里人才知道白先生真的是一个修行高手,敬重的心便成了敬畏,李太白的父母反而不再逢人吹嘘,太白成为白先生唯一弟子。

刚来上苍村的时候,白书安体质还不好,李太白家曾经作为上苍村的首富,仗着自己身体强壮,自然十分调皮,作为孩子王,欺负过周围几个村所有同龄人,唯独不曾欺负过白扶摇姐弟,放出风声谁敢欺负外乡人,小爷拳头不饶人。如果是这也就算了,不仅经常拿家里用品来补贴白书安一家,不过李太白十三岁那年,父母也离开了,他成了一个孤儿,于是木屋又成了三口之家。曾有一天白扶摇姐弟跑进山里,玩弄棺材,被棺材板弹飞掉落河里,是他一个人从河神手中抢回来的,浑身是荆棘刺破的伤口,一个人背着两个人,一步一步背了十里,回到木屋,白扶摇衣服上都是他的血染红的,白书安问他疼吗?咧开嘴笑笑:疼。想拜我为师吗?不再言语,磕头就拜,那一年他九岁。

不过李太白从此开始就叫白扶摇外号白板,但是唯独不敢叫白明月白板,白扶摇起初不忿,明明是两个人玩弄棺材板,这不公平,李太白只是长叹一口气说女人惹不起。

后来白扶摇也就听之任之,只因李太白比他早日踏入气海境,一步入开脉,成为修士,自己更是打不过,书中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白书安初见便说李太白是天生剑仙,十来年间也就教了一套剑法,起初只让他跟着白扶摇一起练基础,一天挥剑三千次,直刺三千刺……练上三年,修行《将青莲剑气歌》,独创剑气灌体点燃星宫,七颗星辰如同白昼,初而气海境巅峰,却不突破,再以剑气开辟两大剑气辅宫,此后修为境界亦如当初白书安一样,结连破镜,短短九年就到达聚魂中期巅峰,堪称天下无双。

白书安曾说:“天下剑气分十斗,李太白独占九斗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