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散朝大夫(1 / 2)

这有些关注此事的人早就已经看出来了,这是在跑官,还是最低端的手法,估计她鹄颖儿也不想用太高端的,不然自己容易摘不干净,也怕东莱哲多想。

这几日基本能确定了,如果上面有个说法的话,东莱哲也就不用那么麻烦了,入朝咨备做个给侍中还是有希望的。

那若是上面耗着没给话呢,这就凸显出鹄颖儿这几日的作用了。

虽然顶层没给话,但是各部都有保举的权力,最近东莱哲风头正盛,保不齐就有不懂事的衙门往家招麻烦,可是一但没几个人太过反对,往往事情就能成了。

当然给的官职会根据名声评判,吏部衙门也会根据手里珠钱和人情的分量商酌,反正都是个玄学。

目前来看上面的官家暂时没有知会各部,龙都长老会这个类似内阁实则外阁的协商会议也没流传出动静。

倒是聘婷县主的夫婿——成良传出了消息,可能是既得利益者的排他性使然,当今陛下似乎对近日的龙都风云知晓不多,也或许是才情虚名不是仕途人员所喜爱的吧,反正什么侍中之类的别想了,还是托托门路跑个虚职暂且待命吧。

这虚职说是容易也不一定容易,也分人。这不在县主府上磨了半天,总算得了准话的鹄颖儿起身告辞。

这边县主亲身相送出府院后,隐于照壁竹林旁的成良成大人便走了出来。却也不是这位大人有些什么嗜好,喜欢偷听女子间的闺房密话之类的,是每次这位姨妹前来,自己总是不安稳。

怎么个不安稳法呢?其实在早些年,成大人家族只是个传统文士家族,也算不得什么富贵,可是成大人自小读书刻苦,少年时期就小有名气,自然而然地就与这些才女们有些瓜葛。

那是五年前的龙都福林,这本是一处春游的郊区,种满了文人雅士喜欢的竹子,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处雅地,平民来此的不多,世家子弟与勋贵子女多由此处结伴游玩。

当年成良就是在福林遇到的鹄颖儿和聘婷县主一行人,或许是大家都属于不上不下的末流世家,聊起天来很是投机,那天是成良很多年后回忆起来依旧最美好的一天。

那日适逢春时,龙都偏中原东部还是有些四季分别的,春风和煦,竹叶随着微风打着卷欢跳。

连日苦读的成良实在烦闷,便告辞了阿娘来这郊区独游几日,成良父亲以前算是个城主幕僚,后因为城主巡驻京城便也在龙都安了家,后来城主做了京官。

成良之父也就顺利的当了属官,这样的家世在龙都算是中产吧,起码跨入了世家的门槛边。

后来成良父亲娶了富商之女生了成良,也算是强强联合,所以成良家还算不错,就是不够太高罢了。

那时偶遇两位佳人,细谈得知对方身事也不顺遂,便放下了自卑的心理。富足小世家对比没落大贵族,半斤八两嘛,别犟嘴,在龙都还就真的是这样,现实的很呀,龙朝毕竟不抑商。

那日成良仿佛见到了对着他笑的是仙女,情窦初开的年纪是一切美好的开始,但成良更多注意的是鹄颖儿。

无他,皆因为二人都是通文墨的,至于聘婷县主,或许也算才女圈子的,但是一但说起文章散文,总是缺些共情的东西。那天是成良一生中阳光明媚的代表画面,哪怕终有一天自己逝去,那春日竹林下的少女也会成为自己的执念。

再后来成良试过表白,可能鹄颖儿心里期许的情郎不是自己,反正被拒绝后再遇总是觉得面对鹄颖儿有些不适。

而那日伴游的聘婷县主眼里则是另一幅画面了,聘婷县主是皇族贵戚,可龙朝宗室庞大,加上又有宗府条例在那里,边缘的皇亲国戚几乎没得到什么实惠。

更有甚者为了养家糊口抛弃皇室头衔下海经商的,最惨的还有末端皇室宗亲去做小吏,不知是进步还是退步。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那日的成良像一阵清风般走入娉婷县主的心窝里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