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相约踢馆(1 / 2)

同样是这几日,尚书台和翰林台两个秘书处就挺热闹,毕竟都是文人,或许大家对诗词小道不屑一顾,但是面对那宴会的满室字体还是知道价值的。

前面说了这个世界的书法也就到唐以前的水平,行书和楷隶并存,但都有些凋零。或许是没有进化的契机吧,就算行楷隶也是刚萌发出书而法象,美佳笔尚的基本审美。

近几十年因为尚书台和翰林台斗法,这书法才开始炫技,如今遇到兰亭宴上的东莱哲,那就是金属钠遇到凉水,突然就炸了,这也是最近两台官吏们闭门斗法的新东西。

那天宴会东莱哲把墙壁和柱子,还有纸张与衣服都写满了各种字体各种风格的书法。

毕竟当年文科靓仔出身的东莱哲也是练过的,教授他的老师统一评论就是天资颇高。

如今将脑海中的前世名帖字体临摹出来,那绝对是秒杀,连瞄准都不用就能正中这些官家文人的心窝子。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稳定期以后,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小圈子,这种圈子大到某种学科,小到一些恶趣味比比皆是。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圈子是继承前人的继发性圈子也好,还是现有文化衍生的原发性圈子也罢,每个圈子都是一颗种子,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很有可能生长为参天大树。

一个强势文明能将圈子整合成文化,继而施舍给弱势文明,而空白的弱势文明则称其为高雅,直到自己的文明原创苏醒。

第一个酿酒的人不敢想象如今的酒文化如何,第一个制作围棋的人也无法得知后世棋坛的风云,这就是圈子文明,不断出现再不断消亡,进则成文化,退则可申遗,哈哈,甚是有趣。

如今的龙都两台官吏正在进行着书法圈子到书法文化的升华,两拨人此刻如久旱逢甘霖,一发不可收拾了。

前些时日尚书台的几个官位不高的主簿举办了《花隶大全书》,将隶书从稳重如玄武的官方书面体演化出各种花样,有改扁成窄的仙隶,也有撇捺开花的花隶,除了字体上的变化,还有注重书写形式的走隶、坐隶及卧隶,反正真的将尚书台变成书法大赛了。

除了隶书,尚书台也涉猎行、楷、类篆体,但后者不如翰林台的小东西们。

翰林台是龙帝文书处,对于这自诩才子窝的地方,内外评价不一。

这些翰林都顶着才子的名号整日里扣文扒字,互相攻讦,今日说你词语不谨慎,明天劝你从古容今。

看到好文章总会酸溜溜的挤出句狗皮不通,自己写的酸腐臭字又孤芳自赏,乐得其中。基本就是你写的不行,哪句话不对,哪个词解不通。

什么?老百姓都能读的通,那些白丁文盲懂个甚,反正就是将龙都稍有才气的倔强文虫们凑一块,免得他们出去乱咬人。

至于是否真的有才气谁知道呢,反正龙都公认的十大才子无一人来此,三流四流的文人多爱向往。

这不近几日兰亭宴的书法摹本也传到了翰林台,从开始的全台院批判,但后来的各自回家偷偷模仿。

现如今都开始在翰林台府堂光明正大的临摹自学了,还美名其曰给东莱兄的书法纠正完善一下,这种团体真的是哪个世界都有呀。

不过倒是最近还真的让几人修得功法精髓,毕竟这帮子所谓的才子是真的有二两本事的。

这不近日,翰林院的三个人和尚书台的一个愣头青硬是觉得自己参悟了某种字体,非要去专门修研书法的明日馆踢馆。

这天明日馆的大堂里来了四个人......

“孙老弟今日带着陈老弟和张老弟过来是捧为兄的场吗?要说我这几天参悟的”兰花隶“可了不得,你们今日来算是有福了。”

那位尚书台的学究老哥今天来明日馆踢馆,没想到遇到了三个脸熟的,那算他们倒霉喽,老子一块给踢喽。

要说最近独创的花隶变体——兰花隶可是花了这位老哥的大心血。那隶书一改扁平成竖立,收尾不压敦而纤尽,乍一看跟前世的中山篆有几分形似,但篆隶殊途,还是有些看头的。

当然这位尚书台的吕校编自然不知道什么前世华夏,可自创字体也是值得傲娇的事,自然信心十足。

而那边的三位大聪明自然也是不服,可嘴上还是挺礼貌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