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参政259(1 / 2)

   这份档案一直更新到崇元三十八年,近两年的记录是缺失的,或者说,没什么大事,便没有详述。

   从档案上来看,这位被告的奉国将军还真是个守法宗室,既没有放过印子钱,也没有欺压过百姓。但扣住俸禄不发这事儿又是真的,做不了假。

   圣人又让细查,很快结果就呈递上来。

   和许多宗室一样,两人的父亲,已经故去的那位辅国将军时,便已经寅吃卯粮。到这时,家里早就揭不开锅。所谓克扣禄米,不过是填补之前的窟窿罢了。

   镇国中尉请求出府别居,自己的俸禄自己领,不再受兄长辖制。

   像这样不得势的宗室,能把爵位继承下来已是不易,更不用说有生存的资本。只要不惹下亏空,凭借朝廷拨给的禄米,是完全足够生活的。

   只是人心高了还想高,既生下来就是天潢贵胄,又怎么会自己裁减自己呢?

   或许这是两兄弟唱的一出双簧,向圣人卖惨来也说不定?

   在御前小会议进行半个多时辰之后,最终圣人采纳亦安的建议,对此事作出处置。

   亦安在不知不觉之间,迈出了参政议政的第一步。

   自那之后,圣人便经常让亦安参与类似这样的宗室案例中,因为圣人亲口说过这是天子家事,不算亦安参政,所以亦安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尽管亦安在类似问题上发言十分谨慎,但圣人还是每次都采纳了亦安的意见。这让亦安十分疑惑,自己的建议真的就那么好?万一有宗室因此受到苛待,那责任算谁的?

   最让亦安不安的是,圣人似乎对她的意见来者不拒。这是圣人一言就可以定天下的朝代,即使是宗室这一隅之地,也牵涉着许多人的身家性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