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 不满251(1 / 2)

   亦宁与令国公次子。

   令国公共有二子,长子尚主?[]?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次子不久前与亦宁定下婚事。幼子则被圣人定给荣康郡主,只是眼下还未宣读到。

   这便是亦安心知此行恐怕不大顺当,却必须要来的原因。

   亦宁虽然得令国公夫人看重,但上下两个妯娌,一位是圣人亲女,尊贵已极的临清公主。一位是圣人看重,封为郡主的功臣遗孤。这两位在身份上,哪个都不比亦宁差。

   虽是有做个阁老的亲祖父,和出身大族的太傅外祖,但亦宁的优势并不明显。令国公次子又是排行在最中间,既得不到既嫡且长的实惠,又不是最小的幼子,得令国公太夫人疼爱。

   本来在出身上就比不过临清公主,更不用说后面的荣康郡主还是功臣遗孤。魏家主脉虽死了大半,但在圣人心里留了印象,必是不会吃亏的。

   这二碗水眼看着端不平,如果这二人里必要有一个吃亏,除亦宁外不作它想。且亦宁又是在选秀前匆忙与令国公次子定下婚事,本就惹眼,好像是白家上赶着嫁女儿似的,对亦宁到底不好。

   只是陆氏与令国公夫人相交莫逆,信得过对方的人品,不然也不会把亦宁托付给对方。

   亦安在给荣康郡主拟赐婚的旨意时,就不无忧虑地想到,一家子妯娌里,唯独亦宁没得着只言片语。万一日后起了变故,亦宁的日子且不知道要怎么过。

   赐婚不仅只有体面这一重含义,更多的还是对双方的约束。圣人认证过的婚事,哪个敢生出幺蛾子?莫说到御前走一遭,便是那这个说嘴,一般人也是受不住的。

   而圣人显然是对亦安极为优容的,这得益于圣人的记性十分好。待亦安拟完旨意,圣人过目时,突然问了一句,“令国公家的次子,是不是与学士的姐姐定下婚事了?”圣人既问得出口,心里必然是有成算的。

   亦安垂首应是,衣摆没有丝毫摇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