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榜眼149(1 / 2)

   喟叹一声,“既这样,便请大夫好好为安丫头瞧瞧。要不就用我的牌子去请个好太医来,可别耽误了。”顾老夫人琢磨若是亦安早有此病,大儿媳妇早该请过良医看诊,不是近来才有的病症的话,那就是先前大夫开的方子不见效。

   陆氏便道,“不劳娘费心,媳妇早已去信,请父亲之前的一位故交前来。”太医院虽然有医术精湛的太医,可这些太医和各路高官勋戚都有来往,万一向哪家夫人透露安姐儿的事,别到时候调理好身子,反而找不到婆家了。

   亦安的身份说高也算高,阁老的孙女,侍郎的女儿,可偏生是庶出。有些人家自是不挑拣,可有些门第,却是看这个的。除非这家只有庶女没有嫡女,又想结亲的话,便是庶女也当嫡女教养的。比如令国公夫人,她膝下三个儿子,可从没来说过都要给陆氏做女婿的话。因为令国公夫人清楚,陆氏亲生女只有亦宁一个,再无多的。而且令国公幼子自幼长在太夫人那里,他的婚事,令国公夫人许也插不上手。

   若是这样的消息泄露出去,只怕那些夫人是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的。娶一个不能有助于子嗣的媳妇回去?那不是天大的笑话?

   亦或者不禁止丈夫纳妾,这样的话倒也不是不能考虑,只是长子终非正房所出,到底不美。再说白侍郎有那么多女儿,又不是非要讨这个字好的做儿媳。

   陆氏一想到亦安以后可能要面临的种种情况,心里就先窒息上了。亦安虽不是她亲生的,可也是她眼看着长得这般大,又体贴周到,又极富才情,让她流落到泥潭般的后宅里,这让陆氏怎么忍心。

   一旦丈夫有了纳妾的口实,那后宅便会永无宁日。远的不看,近的看看宗室里的安王就知道,为了生一个孩子,人都快魔怔了。妾两个月纳一个,王府都快塞满了。偏圣人还不好说他,这位确实是没有子嗣的。就连百官也不好说,这是安王的家事,就算以纳妾多弹劾他,也不过是罚点俸禄了事,又不能革除王爵。

   安王还是太·祖嫡系血脉,永不降封的那种。虽然百官都盼着这些个王爵最好都无嗣国除,好给国库省点钱。可问题是现在国库不缺银子,再盼着人家绝嗣,就未免有些太不道德。安王求子那个劲头儿,就连御史看了都觉得有几分可怜。

   皇家尚且如此,寻常官员之家,又如何不注重子嗣呢?陆氏瞒着不让消息传出去,一是想着亦安日后还能好,二是想着挑那些家风清正,不会因为媳妇多年无子就疯狂纳妾的人家。

   只是这样的人家不好找,沈家姑且算一家。沈夫人的长子今年得中,是二甲第七名进士,和尚仁既是同年又是同科,若沈夫人长子能留京,以后与尚仁难免会打交道。

   这些都是两三年后才考虑的事情,陆氏先处理眼前事,借着给尚仁办宴的机会,把令国公夫人和娘家嫂子都请来。

   等到那一日,白家宅门大开,流水一样的贺礼进来了宅子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