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 败火75(1 / 2)

   在前往碧云馆的路上,亦宁越想越气,尚仁是她亲兄长,看着她长大的。兄长的学识如何?亦宁纵不敢打包票,也敢说,能对得起祖宗了。

   “本朝虽无阁老子孙不得科举的先例,但兄长在江南应试何等不易?若真有那走捷径的想法,就该到京兆府去应试。”白尚仁在江南考科举,可比在京兆考难多了。

   亦宁接着道,“何必枉担这虚名,又没落着实惠!”即使最后查清尚仁和科举舞弊无关,那对他接下来的春闱还是会造成一定影响。若非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否则有这一回,来年入场的时候能不能写出字来,可还得看天意呢。

   “三姐姐莫急,也许事情尚未坏到如此地步,日后出现转机也未可知?”亦安只能出言安慰道。

   亦真拉住亦宁的衣袖,无声安慰。

   亦宁银牙紧咬,一想到周璋那张刀劈不开、斧凿不透的冷脸,就有些控制不住情绪。

   “此事本就是无稽之谈,且不知要闹到什么地步。”亦宁有陆氏教导,对有些事情看得还是比较分明的。

   此事因弹劾而起,涉及的科举又是国本之事,一个处理不好,只怕江南科场顿时就要一片腥风血雨。

   “纵然有心去闹,可这铜鼎下面没放干柴,这火又如何能烧得起来呢。”亦安不知为何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笃定感,仿佛这件事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陆氏言及圣旨以及王命旗牌,就是告诉周璋,没有这些东西,他抄不了一个三品大员的家。而陆氏为了周全丈夫,也没有对周璋表现出排斥的意思。反而表现出了十分配合的态度,如果周璋背后真有圣人授意,那他的态度不该如此才对。

   还是说,圣人有什么特别的吩咐?

   亦安只是觉得,如果要对江南科场做文章,那势必要把所有可能涉及舞弊的官员都控制起来,至少儿子参加过今年乡试的那几家是跑不了的。

   可从眼下看来,似乎圣人只想知道布政使和巡抚有没有相互勾结,对那些可能参与科举舞弊的官员反倒不追究了。

返回